清明小长假期间,各地乡村旅游十分火热,不仅让城里人赏心悦目,给农村人带来增收机会,还成为拉近城乡感情、促进文化交融、加快要素交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但走进一些乡村旅游点,人们会产生同质化的“视觉疲劳感”:不少建筑几乎雷同,许多都是石板路加木屋店、砖墙加小青瓦。手工艺纪念品也几乎是同一家工厂生产的。小吃也大都是凉皮、麻花、手擀面……如何避免同质化、形成自己的“真特色”,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解答的考题。
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乡村旅游不是生造出来的,需要挖掘和用好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
要依托当地实际发展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使其各具特色与创意,并挖掘当地乡土故事,营造田园乡愁,唤起能打动人心的、游客内心特定的那些乡村记忆及生活想象;要用独特的特色村寨、民俗文化、美丽田园、绿水青山打动人,引入具有鲜明个性的农耕文化元素,拓展休闲农业内涵;提供餐饮、休闲时,要在当地特色菜肴上下功夫,围绕“舌尖上的乡愁”做文章,并创造制作带有本地独有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和体验兴趣,让游客来了有看头,回去之后有回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