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龙华区 鸟来了 水清了 岸绿了 景美了 人多了……
大同沟美容记
昔日臭水沟今成景观带
“这种鸟是什么鸟?十年来第一次在大同沟见到。”五一假期后第一天上班的路上,海口市龙华区办公室主任符策伦被驻足停留在大同沟的一只小鸟所吸引,随即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条状态。而更让他感慨的是,大同沟经过治理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黑臭水体,成了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如今,大同沟治理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但对于水质的保护和监控却并未松懈。
华丽变身
臭水沟引鸟儿驻足
“大同沟美景吸引来了这种鸟,十年来第一次见,头颈部棕色,身体白色,比鸽子稍大。有谁知道叫什么名字?”5月5日下午,符策伦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状态。之后,有鸟类专家在微信中回复他,这种鸟名叫“池鹭”。
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大同沟吸引了多种鸟类栖息觅食。专家表示,许多鸟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们的到来,是对大同沟水环境整治效果的肯定。
作为海口曾经有名的黑臭水体之一,大同沟全长1.7公里,沿途有老旧的居民区、繁华的商业街,长期以来,大同沟沿岸污水直排、垃圾随意堆放、水体严重黑臭,周边群众都戏称之为海口市的“龙须沟”。
符策伦告诉记者,从前臭水沟几乎是大同沟的“代名词”,而现在的大同沟已经“天翻地覆”了。
大同沟变化明显。张宏波 摄
告别黑臭
一期治理已完工
这种变化始于2016年启动的大同沟水环境整治项目。该项目实施方铁汉生态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同沟治理以控源截污为核心,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为目标,从控制污染源和水生态修复两方面着手,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综合治理。
治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控源截污,实施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溢流口防倒灌等一系列截污纳管工程。经过两次截污纳管工作,解决了污水直排和溢流问题。
第二是实施生态修复。鉴于大同沟是水泥硬质驳岸,水体自净能力极弱,上游又无充足优质水源进行生态补水,进一步采取生态修复和活水保质措施,通过低水位运行,实现水体自循环和自净化,并缓解了城市内涝情况。同时结合城市五化建设,对大同沟沿线进行了景观打造。
“一期治理工程已经于去年4月份完工了。”铁汉生态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治理,目前,大同沟已经消除黑臭,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甚至Ⅳ类标准的跃升,水质明显改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