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正从“单打独斗”向“集团作战”转型,人才、设备、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与共享使协同与互补的力量得到释放。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这种协同也面临着新的上升空间。
这几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项目正在紧张建设。这里未来将与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东西呼应,在大科学装置上各有侧重,在科技攻关上分工协作。
500公里之外的上海,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24小时为全球科学家服务,这里释放的光是X光的1000亿倍,让人能看清1微米之下的微观世界。现在,这已经成为长三角科学家的公共实验室。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打造的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上,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已经有26000多台,大科学装置和设施有23个。
为了支持跨区域研发合作,长三角各地也在制度上寻求突破。苏州、上海两地2018年率先推出政府“科技创新券”两地通用政策,实现本地的科研补贴异地使用。
在长三角,与一张网创新同步的还有一盘棋的产业发展。以汽车等产业为代表,长三角很多产业链已经开始跨省市布局。
记者发现,长三角产业合作正从产业链合作向共建平台延伸。
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编制专项规划,在人才、创新、产业等领域出台配套政策,将长三角打造成中国经济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