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史竞男)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牵头,天津、山东、吉林等6省市高级人民法院、3所互联网法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中经天平等25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白皮书》日前在京发布。
据了解,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证据正逐步进入到电子证据时代,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多、占比高、种类广等趋势。尽管电子数据存证已逐渐普及,但电子证据使用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挑战,如防篡改能力不足等。2018年,最高法出台了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可以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解决电子数据的存证问题。
白皮书显示,电子数据存证是潜在区块链技术重要应用落地领域。区块链技术具有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等特点,有利于提升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区块链与电子数据存证的结合,可以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方便电子数据的证据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新技术为司法业务赋能,是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必然选择。白皮书的发布,对于新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
海南省区块链技术研讨会举行 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研讨区块链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