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家长疏忽大意,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而引发的意外并不少见。海口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密闭车内气温飙升,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缺氧、脱水昏迷,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还应教会孩子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夏天气温高车内温度更高 海口交警提醒: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6-20 11:23

  原标题:儿童屡被锁车内 悲剧如何避免

  交警: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应教孩子学会自救

  近年来,由于家长疏忽大意,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而引发的意外并不少见。海口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密闭车内气温飙升,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缺氧、脱水昏迷,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还应教会孩子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A、孩子单独留车内很危险

  汽车内空间狭小且密封良好,外界的新鲜空气很难进入车内。被关在车内的孩子很快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剧烈活动,这种反应还会加剧,严重时会出现昏迷甚至窒息死亡。 夏天气温高,车内温度更高,孩子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他们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孩子如果被锁车内,很容易中暑、脱水甚至发生“热射病”,即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

  B、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自救

  “最关键的是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交警强调,家长应尽量减少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子里的机会。停车离开时一定要锁好车门,即使是短时间离开,也不能单独留孩子在车内。

  为了预防悲剧的发生,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救办法。首先,要教孩子不要随便按车上的按钮,以免不小心将自己锁在车内;其次,让孩子学会开车门。如果是电子锁的车或者孩子太小,无法打开车门,则可以教他们按车喇叭或开双闪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当然,这些操作主要是针对4-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太小,则一定不能留在车内。

  C、儿童乘车6大注意事项

  1、不要将婴儿或幼儿单独留在车上;稍大一些好奇的孩子,也有可能触动汽车的一些开关而导致危险;

  2、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特别是2到5岁的小朋友,一定要坐后座的安全座椅。副驾驶的位置遇到紧急情况安全气囊打开时,身材矮小的宝宝得不到保护;

  3、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它并不适合儿童体形。如果安全带绑得太紧,可能在车祸发生时会引发对孩子颈部勒伤或对腰部的挤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则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4、不要让儿童把身体探出车外,避免错车或超车时的危险与因车窗关闭引发的意外。如果遇到紧急刹车,孩子轻则肋骨折断、重则甩出车外;

  5、由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大人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只要有孩子在车上,必须时刻注意孩子的动向,一定要让孩子随同一起下车并检查孩子的情况,确认无误后再下车锁门;

  6、若看到孩子被单独留在高温的车里,请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果车内孩子因高温出现不适,尽快将其带离汽车,并马上降温。

  (陈世清 李盛兰 林馨 钟玲)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世清 李盛兰 林馨 钟玲] [编辑:金慧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