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小心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8-16 06:53

  新华社成都8月15日电 题:必不可少?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小心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9岁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和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吃了过量含有激素的保健品。类似浩浩这样因为服用保健品带来身体损伤的例子并不少见。

  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服用保健品反造成身体损害 有的孩子同时吃好几种保健品

  “起初是孩子不愿意去上游泳课了,也不说原因。直到有一次出去吃饭时,孩子把汤倒在了身上,却死活不让我脱上衣,才发现孩子的乳房竟然发育了。”浩浩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经儿科医生诊断,是因为吃了不少补锌的保健品导致激素紊乱,生长加速。

  与浩浩相似,6岁的天津孩子林林因为尿急、尿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导致的尿路感染。林林父母说,孩子每天都吃从国外买来的补钙产品。医生评估后认为,林林是因为钙摄入量过多导致高钙尿症。长期高钙会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吸收,造成免疫力低下、贫血、厌食等症状。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说,因滥用保健品导致儿童身体损伤来求医的案例并不少见,问诊发现,不少家长都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就给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儿童保健品名目繁多,补充微量元素的、保护肠胃健康的、健脑的、增强免疫力的……记者在多地的药店、母婴店等看到,深海鱼油、DHA、蛋白粉等儿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销售人员称,牛初乳、蛋白粉等产品在家长群体中备受推崇,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补充微量元素的产品非常畅销,口味酸酸甜甜的,小孩子都喜欢。

  “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愿意尝试。”成都家长宋先生说,他现在给孩子买的各种保健品都是一些育儿圈、朋友圈推荐的,包括深海鱼油、益生菌、蛋白粉等,半年都吃不完,有新的还会继续买。

  不少产品号称能治疗和预防疾病 涉嫌虚假宣传

  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的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儿童保健品在销售时会暗示家长产品是健康所需或具有预防治疗功能,涉嫌违法。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用于治疗因缺钙引起的疾病”……这样宣称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儿童保健品比比皆是。一些家长告诉记者,总是担心孩子身体弱,看到这样的广告就想试试。

  一些实体店销售人员更是极力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提升免疫力”是万能话术,不好好吃饭就要补锌,睡觉不安稳要补钙,个儿不高也要补钙,维生素、蛋白粉是必不可少……有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近视,自己曾购买了一款号称进口的美国叶黄素儿童护眼保健品,销售员说“能有效抵抗孩子视力下降,提高眼部免疫力”,“花了几千元,孩子吃了半年,一点效果也没有。”

  成都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平时爱动,课堂上老是安静不下来,一家母婴店销售员推荐了一款补充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儿童保健口服液,称“能改善孩子多动的个性”。“一千多元买了3大瓶,孩子吃了一个月状况一点没改善,后来去医院诊断发现孩子是多动症,需要立即接受正规治疗。”

  还有一些根本不适合儿童的保健品也宣传对孩子有好处。比如,红景天是一种不适合青少年服用的产品,此前,国家食药监管部门发布的案例中,有销售商宣称“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以往上课犯困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全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市场监管待加强 家长应理性消费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儿童保健品市场规模达425.7亿元,其中婴幼儿保健品规模约178.9亿元,占比42.02%。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开展特殊食品监管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

  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表示,实际工作中对于虚假宣传等“普遍违法”的问题,难以依靠监管做到完全禁绝。公开投放的广告容易监管,但销售员推销时吹嘘保健品的医疗功效,很难监管。

  受访专家表示,监管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要避免儿童保健品滥用,还需要家长提高科学素养。天津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医生杨军红表示,合理饮食、正常发育的孩子一般并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过多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产生负面作用,有的保健品还含有激素,过量服用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损害。“如果确有必要,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及营养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科学进行药物治疗及添加营养补充剂。”杨军红说。

 

 

 

相关链接:

走出养生的“保健品误区”
整治虚假保健品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网红”保健品能治糖尿病?没中毒已是万幸!
养生日趋年轻化 保健品消费人群超两成是“90后”
被抓了!“假中医”诱骗消费者高价买伪劣保健品

 

相关链接:
被抓了!“假中医”诱骗消费者高价买伪劣保健品
养生日趋年轻化 保健品消费人群超两成是“90后”
“网红”保健品能治糖尿病?没中毒已是万幸!
整治虚假保健品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走出养生的“保健品误区”
[来源:新华网] [作者:翟永冠、董小红]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