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微改造” 平添“小确幸”
海口让城市绿地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空间
万绿园鲜花盛开,市民在此晨练,享受天然氧吧。记者康登淋 摄
7月16日上午,海口市万绿园健身长廊的椰林绿荫下,市民刘文踩着不锈钢按摩揉推器放松小腿,他笑着说:“这里晒不着太阳,锻炼起来更舒服。”
健身爱好者在万绿园健身长廊运动。记者康登淋 摄
这批于去年更新的健身器材,只是海口公园“微改造”工程中的一个缩影。2024年,海口将“5大公园老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改造项目”列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覆盖万绿园、人民公园、金牛岭公园、白沙门公园和海口湾公园(龙华段),通过“小切口”撬动“大幸福”,让城市绿地真正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空间。
7月17日,市民在人民公园乒乓球场地切磋球技,新铺设的蓝色地面与彩绘墙壁令人耳目一新。记者康登淋 摄
“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大拆大建。”市城市管理局规划发展科科长张曦一语道破公园改造的思路。其中,万绿园、人民公园、金牛岭公园重点推进“器材焕新”,更新的18个种类、128套不锈钢器械涵盖拉伸、有氧、柔韧性训练等功能,实现从儿童到银发群体的全龄段共享。白沙门公园则新建了1.8公里透水健身步道、太极广场、羽毛球场及儿童娱乐场地,傍晚时分,新修的大草坪上帐篷错落、风筝翻飞,市民符晓雯感慨道:“一家四口席地而坐看晚霞,美得像看大片。”海口湾公园(龙华段)的亲海步道通过打通堵点、增设健身器材和饮水设施,让“惬意看海”成为市民日常的小确幸。
7月17日,市民在白沙门公园健身步道上散步。记者康登淋 摄
去年12月底,海口市金牛岭体育公园健身设施改造项目完工。7月16日,金牛岭公园内,崭新的环形步道在园区内蜿蜒延伸,新建的5人制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轮滑场地里欢声笑语不断,人们在此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这个轮滑场地太好玩了,我特别喜欢。”小朋友王子涵兴奋地说。
7月15日,俯瞰金牛岭公园,市民游客在环形步道上散步。记者康登淋 摄
老树桩也能“枯木逢春”。今年5月,金牛岭公园北门,被超强台风“摩羯”摧毁的树桩上,经画师的巧手,描绘出绽放的花卉、灵动的小动物、璀璨的星空。“树桩变废为宝,既节省了枯树处理成本,又为园区增添了几分灵动气息。”公园工作人员饶倩介绍,目前公园已对33个木桩和21个装饰木片进行彩绘,初步形成4处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
7月15日,俯瞰海口湾公园(龙华段)设计感十足的篮球场。记者康登淋 摄
社会力量也积极投身这场“微改造”行动。近日,在海口湾公园(龙华段),自在湾街区组织工人对门前的绿化与亮化景观进行优化。“企业认建认养绿地,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进一步提升了观海体验。”龙华区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张琪表示,在确保绿地公益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多元主体的参与让绿地更具活力。
7月15日,滑板爱好者在金牛岭公园尽情挥洒汗水。记者康登淋 摄
从一条步道的修缮、一套器材的更新、一处树桩的彩绘做起,海口以公园“微改造”书写着民生大文章。近年来,海口着力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清理不协调标识,对生硬箱体进行彩绘美化;巧妙利用林下空间增设健身步道;结合公园特色开辟露营区与婚纱摄影点。此外,不少公园还因地制宜设立党建服务站与党员示范岗,为市民游客提供咨询引导、便民物品供给及应急药品等服务。“以前逛公园只是散散步,现在能运动、能露营、能看演出,还能逛集市、品美食,一整天都玩不够。”市民戴金旺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