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引发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看清“AI算命”的“算钱”真面目 监管必须与时俱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0-10 07:25

  破除网络迷信,监管必须与时俱进,找准病灶、标本兼治

  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引发关注。

  置身于移动互联时代,“算命”把戏正在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现实中,在微博微信上随手一搜,就能找到诸如“AI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内容。从在线相面、算卦,到电话号码、车牌号查吉凶,人们似乎只需点点鼠标、动动指尖,就能预判前程、掌握命运。

  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技术的加持,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更有甚者,宣称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事实上,根据媒体报道,“AI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各种形式的“AI算命”并非完全免费,用户想要看到详细完整的内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以“邀请好友”“看广告”等增加下载量或广告收益。此外,用户在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以及分享指定动作的视频,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从表面上看,以“AI算命”为代表的网络迷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图像统计分析,并按照程序输出模板结论。但仔细推究,其内核依然是迷信,本质仍是依靠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来让人信服,对应着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正因此,对待不断改头换面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惩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破除网络迷信,监管必须与时俱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前不久,安徽某地公安机关侦破了特大系列网络迷信诈骗案,抓获涉案人员100名,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这启示我们,无论迷信生成多少新变种,一旦滋生危害,相关监管措施都应及时跟进,彻底斩断黑色利益链。与此同时,除了事后的惩处,也应强化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约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破除网络迷信,防止“算命”这类迷信活动卷土重来,还得找准病灶、标本兼治。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荀子》有言:“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相面、算命,改写不了命运,只有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用汗水去浇灌梦想,才能梦想成真。也应看到,公民的科学素质是衡量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近年来公民整体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但全民科普仍需久久为功。

  破除网络迷信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亿万人民的科学素质、文明素养必将持续提升,不断激发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正能量。

 

 

 

相关链接:

让“AI算命”类产品无立锥之地
AI算命?算命是假 算钱是真

 

相关链接:
AI算命?算命是假 算钱是真
让“AI算命”类产品无立锥之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杨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