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外卖发布了海口夜经济大数据,让我们跟着这些大数据,一窥海口夜宵外卖“江湖”的热闹,也看一看夜幕笼罩下的椰城“吃货”众生相。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宅人美食夜生活[组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0-14 09:09

  夜幕下的商业博弈

  夜宵外卖正改变传统商业形态

  入夜后,在城市车流中穿梭的外卖骑手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严格来说,海口晚8时之后才算进入夜宵时段,直至深夜0时,期间美团活跃的外卖骑手每晚都在千人以上,即使0时之后仍有500余名骑手在这个城市奔波,为海口人民群众提供夜宵配送服务。

  记者采访时偶遇了美团明珠站的外卖骑手冼勋弟,他已连续多个月位居这个片区外卖骑手的送单量冠军了,这个月才过去不到11天,他的送单量已达772单。“我是海口本地人,大街小巷都熟,送餐快,家里有几个小孩都在上大学,不拼不行啊。”冼勋弟笑笑说。“别看他月收入过万,赚的都是辛苦钱。”经常和冼勋弟打交道的店家老板娘告诉记者,店门前有时会准备椅子,让他们在等待取餐时能够休息一下。

食客给刚出炉的烤羊排拍照。

  夜色中奔波的不仅有外卖骑手,各个商家也要为留住客户费尽心思。美团大数据显示,海口夜宵外卖数量占到全天订单量的近三成,这个数字属于全国中等水平。

  “海口人本来就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喜欢坐在户外吃大排档。”位于白坡二路的徐记鱼煲之家老板徐建立说,这条街上最有名的就是鱼煲店,开了很多家,“有客人下飞机说想吃鱼煲,出租车就直接拉过来了。”徐建立说,前几年根本没想过做外卖,店里生意都忙不过来,但随着海口的城市管理越来越严格,他们也在逐渐调整经营思路,“夜宵外卖的利润可能不高,但只要菜口味做得好,价格实惠,会帮助我们维系和老客户的感情,也会吸引新客户来店里就餐。”

  “我们这里外卖和到店就餐的客人大概是各占一半。”党小旗烧烤小龙虾世贸店店长李文说,店里的回头客比较多,因为地处世贸,晚上点夜宵外卖的客人不少,经常要忙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

  鹰鹏草原碳烤羊腿南沙店的老板邢景是海南人,但他的店却是以北方烧烤为特色,“其实也是改良过的,更符合海南人口味,我们店外卖占到销售额的七成,要想维持好与客户的关系,不仅要讲究菜的口味品质,摆菜、包装都得花心思。”邢景说他的店现在主要以夜宵外卖为主。

  多个店家透露,夜宵外卖有一定优势,一来竞争压力较小,同一商圈做午餐外卖的可能更多;而且晚上交通状况相对更好,在堵车日益严重的海口,对配送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外卖商家在夜晚也可以适当扩大配送半径。

  夜宵外卖也在逐渐影响商业格局的变化,前些年,市内夜宵外卖需求多集中在校园附近,但随着校园对夜宵外卖的管控越来越严,校园附近已不是一些以外卖为主导的商家首选地。

  夜宵外卖等消费模式兴起,也让传统门店经营范围半径大大拓宽,原本一些位置“偏僻”的商家也凭借口碑获得更多订单,这某种程度上让“金角银边”的传统商业逻辑优势不再凸显,夜经济下海口城市商业版图也在慢慢重构。

  一些靠多年口碑赢得客户的老字号也不能忽视外卖平台的存在,新海府粥城五指山路店的店长陈冬云告诉记者,由于外卖经常搞活动、价格较低等原因,利润很有限,加入外卖平台更多是从广告推广的角度考虑。

相关链接:
“十一”长假海口旅行外卖订单增长三成
点外卖成节假日消费新趋势 国庆期间海口骑楼老街送达外卖订单最多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邵长春 通讯员 唐琼标 李天平] [编辑:金慧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