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孙寅)西蓝花含抗癌分子,吃小龙虾中毒死亡,车辆只需加水就能行驶……在朋友圈、微博或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你是否经常看到、收到这样的“警告”或“科普”?实际上,这些不是“死灰复燃”就是假科技之名的网络谣言。
10月31日,在第三届互联网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南京智库峰会上,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腾讯公司政务舆情部发布的《2019年网络谣言特征观察与趋势研判》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谣言高发领域仍是“老三样”——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社会科学,但呈现出视觉化传播新趋势。
报告显示,这些网络谣言中,杜撰捏造的占42%,错误解读的占36%,旧谣新传的占12%,假借权威的占10%。根据对网民心态的分析,“万一是真的”、迷信黑科技、满足虚荣和贩卖焦虑成为造谣、信谣、传谣的三种典型心态。
腾讯公司政务舆情部总监高大为说,以每年都会出现的全国百强中学排名为例,最关注的群体年龄段为15岁-55岁,这正是抓住网民心态,向有娃的家长贩卖焦虑,向榜上有名的学校在校生和校友提供骄傲或虚荣的资本。
报告还指出,2019年我国网络谣言新趋势还包括境外不实信息传入境内并引发广泛传播风险、人工智能滥用可能导致虚假新闻等。针对这些新趋势、新特征,报告建议要通过加大惩治、技术升级等方式综合施策。
相关链接:
阿椰阿城漫谈网络安全|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杜绝网络谣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