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颂扬“海口舰”情——记海口市民政局组织人事科副科长任菲
2018年7月30日上午,海军海口舰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口市双拥办推荐的演讲人任菲第四个上台。当着800人的面演讲,她还是第一次。
“海口舰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从她被命名的那一天起,就与海口市拉起了一条无形的纽带,鱼水情深、心心相印……”报告会上,任菲用饱含真情的话语向在场观众表达了海口人民对海口舰的热爱之情。如今每当重温演讲稿时,她依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任菲,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海口市民政局组织人事科副科长。自2016年到海口市民政局工作以来,她把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带到了新的岗位上,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奉献,用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甘为他人服务、不计得失的品质。
挥洒青春 磨砺军人特质
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任菲选择了军营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站。“我父亲是一名军医,从小耳濡目染,对军人的身份充满了景仰之情。”任菲说,逐梦军营的愿望,在儿时就像种子一样根植内心,直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任菲看来,披上军装,不仅是荣耀的象征,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部队组织学习教育时,我经常听到党员带头冲锋在前、战士火线入党等先进事迹,这深深地打动了我,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任菲说,经过不懈努力,自己在入伍2年后就顺利加入了党组织。
2013年,在机关工作的任菲下连队当兵体验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她时刻以一名战士的身份要求自己,尤其是一次30公里拉练,她主动要求参加,并坚持走完全程,脚底和脚后跟都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父亲从小对我严格要求,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准我哭,锻炼了我自立自强的性格。”任菲说。
从军十余年,任菲先后辗转多个单位服役,但无论到哪个岗位上,她都热情投入,用出色表现谱写了一首充满热血的青春之歌,她3次荣获三等功就是最好的印证。
传递感动 讲好海口舰故事
“接到作报告的通知后,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能够作为地方代表表达对海口舰的浓厚感情,任菲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没有太多的经验,要上这个大舞台,心里是没底的,当时接到任务就担心自己做不好,达不到要求怎么办。”任菲说。
任菲的演讲稿共有四页半,2538字。那段时间,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呆在房间里反复练习,但就在上台前两天,任菲得知稿子又调整了,而此时距离正式演讲不足48小时。“从几个标题到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改了,一些事例也可能会作调整。本来自己的记忆力就不太好,经验又不足,稿子还迟迟未定,天天都睡不着觉。”任菲说。
演讲那天,面对台下的观众,任菲提醒自己要全神贯注。随着演讲的深入,她忘却了紧张,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生动地演绎出了海口人民对海口舰的热爱与崇敬之情,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任菲跟随海军海口舰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作巡回报告,有力宣传了海口的城市形象,也为局里争了光。”市民政局副局长王运清为任菲的表现感到自豪,他说,任菲利用作报告的机会很好地锻炼了自己,演讲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海军海口舰先进事迹报告团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断鼓舞着我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立足本职贡献更大力量。我会把在报告团时拼搏奋进的状态和不服输的心态延续到今后的工作中,践行好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任菲说。
甘于奉献 在平凡中坚守
民生无小事,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离开部队后,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任菲来到了民政部门工作。面对工资福利、年度考核、人员培训等工作任务,任菲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而是把部队时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沿袭了下来,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
翻看任菲办公室的一份日历,许多页上都密密麻麻记录了各个任务的时间节点。2016年至今,她一共撰写上报各类汇报总结、请示报告100余份,汇总上报各类数据报表近200份,先后为500多人次处理工资、社保、个税等业务。
2016年,任菲的父亲突发脑梗,瘫痪在床。2017年,任菲在春节期间请了10天年假,打算好好陪一下父母。但是假期还未结束,单位通知说有急事需要处理,她便匆匆赶回了单位。
“她本身承担的工作就比较繁杂,即便这样,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她也不推脱,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谈起任菲,同事马俊说,平时即便再忙,任菲依然注重“充电”,自主学习民政系统新的业务知识,确保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工作之余,任菲会接到一些单位的邀约,请她去作关于海口舰的报告,尽管演讲稿早已烂熟于心,但她每次还是会针对不同的演讲对象对内容作调整修改。
“作为一名转业干部,虽然我脱下了军装,但我的军人情怀没有变,组织上把任务交到我的手上,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做到最好,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我的一份使命担当。”任菲说。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