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乐园 天然湿地教育中心
海口五源河湿地教育中心由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口市秀英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红树林基金会(简称MCF)与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共同推动成立,是全国“湿地教育中心项目”的首批3个示范项目之一。
据了解,为尽快遏制中国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近海海域野生鱼类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2015年,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联合发起了“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2018年,在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保尔森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共同启动了“湿地教育中心项目”,旨在通过发起建设中国湿地教育中心行动,整体推动中国沿海湿地宣教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为沿海湿地的有效保护奠定公众支持和社会化参与的基础。
游客在科普长廊旁骑行。海口日报记者 陈长宇 摄
为什么全省首家湿地教育中心会花落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在真正体现湿地功能和湿地公园柔性美等方面,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作出了示范作用。”2019年10月18日,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调研组到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调研建设管理情况时,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保护监管处处长王隆富表示,能看到野生植物、动物和鸟类,这才是真正的河流,这才是大家想要的湿地。五源河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曾经“三面光”的河道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努力下,还原成了最原真的生态系统,变成了现在非常自然、非常生态的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他点赞五源河在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对于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持续开展一年生态监测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来说,教育中心选择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他有着更直观的理解。他认为,除了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自身多彩而原生的自然环境外,公园访客中心、自然教室和沿途多元化的解说设施均已到位。此外,今年的生态监测结果表明,公园原生而多样化的生境,吸引了众多的生灵在这里栖息,成为一个天然的湿地教育中心。如今,公园为众多的原生动物提供了庇护与栖息的场所,这里除了明星鸟类蜂虎外,还有花鳗鲡、红原鸡、褐翅鸦鹃、褐耳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