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用“13个坚持和完善”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明确部署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这些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的具体展开,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13个坚持和完善”覆盖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13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
“13个坚持和完善”,既蕴含着深厚的制度自信,又富于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体现制度自信,“完善”体现改革创新。《决定》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把握中,在时与势、破和立的思考中,作出了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部署安排。
相关链接:
四中全会精神40问⑧:“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是什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