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2018年以来,海口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因素整体谋划,出台《贯彻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 年)>实施意见》,着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现有各类高层次人才695名(其中杰出人才5名,领军人才84名,拔尖人才87名,其他类高层次人才519名)。2019年,我市持续加大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全年共投入9亿多元,用于人才保障住房建设、住房补贴发放、人才引进培养、人才站点建设等,为新时代海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顶层设计 明确人才发展目标和路径
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态势,我市重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去年来,我市科学制定人才发展目标,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双轮驱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吸引培育重点人才10万人以上;到2025年,吸引培育重点人才50 万人以上,努力将我市打造形成具有海南特色、海口特点、与国际接轨的人才集聚新高地。
在人才发展路径上,我市明确提出通过实施“三个五人才发展计划”即“五个引才计划”(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集聚、项目招商引才、党政事业单位人才招录延揽、柔性引才引智、用人单位自主引才荐才)、“五个人才培养工程”(党政人才专业素养提升、技能名师和专技英才培养、教文卫骨干队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精英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 “五类人才站点建设”(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人才综合工作站“、候鸟”人才服务站、项目产业孵化站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站),大力吸引培育各类人才。
拓宽引才渠道 引聚人才到海口创业发展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为此,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海口市促进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海口市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暂行办法》《海口市 “候鸟型”人才工作暂行办法》《海口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海口市支持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等人才激励政策,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
通过“敲门引才”,围绕“三大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来海口创新创业。海口江东新区面向全球招聘35名急需紧缺人才,吸引国内外785名人才(其中美国、英国等外籍和港澳台同胞6人,硕士研究生270人、博士18人、博士后2人)报名参加考试。
组织实施了海口市医疗卫生系统“候鸟型国内外知名临床专家柔性引进工程”,市人民医院与上海六院合作成立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柔性引进医疗专家人才37名。组团赴京参加海南省“聚四方之才”招聘会,齐鲁制药公司百万年薪引进美国医药研发专家3名、引进博士3名。
通过“精准引才”,依托全市28个省级“院士工作站”,77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7个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究类中心、研发机构精准引进专业人才。海南赛诺实业有限公司引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退休院长、留学博士等276名国际人才。
通过“项目引才”,先后引进了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安永、蚂蚁金服等教育、卫生、金融、城市管理多个领域项目,中旅集团总部、中海油区域总部等多家企业总部先后落户海口,以项目引进带动一大批人才集聚海口,引发了广泛积极的社会效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