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跌倒干部”,拉上“掉队干部”
回顾2017年、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人次分别为78.6万、110.4万。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各部门正积极开展回访教育,引导受处分干部打开心结,鼓励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重整旗鼓、积极作为。对表现突出的依纪依法继续使用甚至提拔重用,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受过处分的人最怕被歧视,怕领导对自己有看法,在同事面前没面子,怕一旦受处分,前途就基本划上‘句号’了。”不少干部受处分后,会有心理包袱,导致心情沮丧,工作推进不力。
对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既是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受处分人员关心和帮助的具体体现。
比如,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党员干部黎某,扎根基层28年,一直是镇上的业务骨干。因违反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受到处分后,心理包袱一直解不开,总觉得自己如同“白纸蘸上了墨水”。
回访工作中,纪委工作人员多次找黎某谈心谈话,耐心进行疏导:“没有人对你另眼相看,只要正视错误,汲取教训,改了就是好同志。”经过多次谈话,黎某从内心意识到,“组织没有放弃我,感到很暖心”。
同样,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财政局总会计师李顺华,在接受回访教育后感慨地说,“受到处分后,既惶恐自卑,又压力巨大,是组织的回访教育帮我解开心结,重拾自信,获得‘新生’。”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考虑受处分人员的情况特点,量身定制回访方案,确保每一名受处分人员都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继续使用甚至提拔重用。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存夙,在担任花都区原新华街党工委委员、街道办副主任期间,受到过党内警告处分。处分没有影响他干事创业的热情,他积极履职,重点推动绿色金融街建设,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后来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河长。
对处分期满、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广州市坚决使用。2018年以来,广东省共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6293人次,其中129人处分期满后获组织提拔或重用。
回访教育扶起“跌倒干部”,拉上“掉队干部”,起到“回访一人、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也有力回应了“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等错误论调,真正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记者黄海波、刘婧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