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诈骗、贷款诈骗、中奖诈骗……令人深恶痛绝的网络诈骗,近年来屡禁不绝,给受害者造成财产损失。与此同时,新型和变种诈骗形式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网络诈骗花样翻新迷惑性更强 想避免被“宰”并不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1-08 10:08

“杀猪盘”诈骗、贷款诈骗、中奖诈骗……令人深恶痛绝的网络诈骗,近年来屡禁不绝,给受害者造成财产损失。与此同时,新型和变种诈骗形式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第十八次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用户遭遇过网络诈骗,“中奖类”交易诈骗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面对网络骗局,应当如何擦亮双眼?监管治理又该如何“断根”?

催生“黑灰”产业链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审理的网络犯罪案件中,30%以上涉及诈骗罪,占比最高。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愈发严重,2017年网络诈骗案件仅占全部诈骗案件的7.67%,2018年占比猛增至17.61%;东南沿海地区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最为严重。

在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超半数网络诈骗案件中有涉及应用微信实施诈骗的犯罪情节;网络诈骗案件中,冒充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近1/3,以招聘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件大幅上升;近20%的网络诈骗案件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诈骗得逞的可能性颇高。

此外,当前网络诈骗犯罪中,引发“次生危害”后果的情形日渐突出。近几年,多地曾发生在校学生被骗而导致猝死或自杀的案件。由于网络诈骗犯罪分工的精细化,催生了大量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从中获利的黑灰色产业链。

网络诈骗翻花样

犯罪“组织化”“产业化”色彩浓厚,各环节分工明确,诈骗行为“流程化”,使得各类诈骗迷惑性更强。一段时间以来,以“杀猪盘”为代表的网络诈骗高发频发,受骗者人数较多,财产损失惨重。

何谓“杀猪盘”?在这类网络诈骗案件中,犯罪团伙以高利润为诱饵,引诱受害者在虚假的股票、期货平台上投资。诈骗初期,犯罪团伙会以少量资金回报作为诱饵,诱骗受害者不断加大投资,等到投资数额巨大时,犯罪团伙就将资金转入平台并携款潜逃。犯罪团伙将整个诈骗过程称为“养猪”和“杀猪”。

目前,“杀猪盘”诈骗已表现出域外作案多、受害人多、发案数量多等特点。2019年3月以来,大批“杀猪盘”窝点设于中缅边境缅北一侧及柬埔寨、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等国。2019年8月,中国和柬埔寨警方曾联合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捣毁了“杀猪盘”诈骗犯罪团伙的作案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27名,涉案金额近1亿元。

除了“杀猪盘”之外,一些“老套”的网络诈骗手段也因公民信息泄露等原因“重现江湖”。

据北京市反诈中心统计,当前有5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相对突出,即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刷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虚假购物消费诈骗和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其中,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最为突出,在该类犯罪中,犯罪嫌疑人首先通过钓鱼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随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事主,对有意向者先收取手续费,然后再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要求事主汇款,或骗取事主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后,直接采取转账或消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避免被“宰”并不难

由于成本低廉、获利丰厚,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将网络诈骗当作牟利手段。专家建议,广大网民应加强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警惕网络诈骗陷阱。只要保持清醒,避免被“宰”并不难。

针对“杀猪盘”等诈骗手段,警方提醒,对于那些只存在于虚拟聊天软件中的“多金暖男”“时尚美女”,只要提到“跨国”“博彩软件”“投资平台”“系统漏洞”等关键词,都要提高警惕,切忌财迷心窍、色令智昏。

多名专家指出,当前网络诈骗案高发,暴露出网络应用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对APP审核监管不到位,致使大量违法APP进入应用市场,打击整治违法APP产业链条已刻不容缓,绝不能让违法犯罪的APP不断“换马甲”。

近日,工信部组织召开进一步强化互联网企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体责任座谈会,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11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就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工信部表示,将督促指导重点互联网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账户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不断巩固治理成效,推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链接:
网购订单藏无声呼救 “自杀干预师”联动各方干预
“公安反诈专号”试运行每天劝阻3千多人 成功率超96%
涉老诈骗套路大盘点!老年人应远离“免费的午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 峣] [编辑:杨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