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微嫒在让货车司机扫健康码。王康景 摄
因工作需要,多次跟船往返两岸港口
晕船又劳累,她常常没办法按时吃饭
对出入港口前往海南的旅客开展排查和发放健康情况鉴别卡,除了在徐闻各个港口码头上进行检查外,为了不漏掉一个存在传染风险人员,徐闻驻点工作组人员有时也要登船往返于海安和海口,在船上进行检查。
来自海口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今年45岁的农鸿英医师就是登船检查的人员之一。从2月1日来到徐闻开展工作,农鸿英一开始在海安港码头检查点进行基本的测量体温和旅客信息登记工作。“刚来时天气还比较冷,一些自驾的旅客在车内开暖气,我们测量体温发现疑似发烧,就要求车主熄火下车缓一缓再测,但总有人会因此产生焦虑和质疑我们的工作。”农鸿英说,有些旅客对于她们要求扫健康码查询移动轨迹的事显出鄙夷和不屑,弄得她就像求着对方购物的推销员一样,有些狼狈又有些生气。
随后,农鸿英因工作需要多次登船往返海口与海安两港开展船上检查。“在船上开展工作很不容易,一是海上信号很差,联网不畅很难扫出健康码,二是一趟船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长时间在海上两头跑,我就会晕船,连吃饭都难以下咽,而且常常无法按时吃饭。”有时,在船上排查时因人员到处走动又记不清每一个人,就出现已查过的人被她再次查的情况,对方就会责骂她。
“受点委屈不算什么,把工作做到位,不给海口港口这边增加麻烦最重要。”农鸿英说。
农鸿英的爱人在医院发热门诊工作,与家人也基本隔离开,上大学的儿子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农鸿英在徐闻工作将近两个月时间里,71岁的母亲在照顾弟弟1岁多的小孩时,不慎摔倒,脚踝肿了,胸口也被撞了一下,她也没时间回去看望和照顾老人,好在老人目前没有大碍。“如今任务完成,我只希望赶紧结束隔离观察,好回家陪陪母亲和家人,再度个假。”农鸿英说。
疾控专家当起了“大管家”
物资紧缺,他找遍“关系”
作为最早来到徐闻的人员,海口市疾控中心专家李成功原本是要带医疗队做体温检测等排查工作的,但在驻徐闻工作组成立后,他很快就被安排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那时物资真的很紧缺,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这对开展排查工作很不利。”李成功说,一开始他根本不清楚该找谁去拿物资,而且指挥部从医药物资厂家预定的物品都还没能到位,排查工作又不能等,他情急之下,只好动用个人关系,找遍圈子内的朋友,还找了在徐闻这边对口单位里认识的人,想方设法才筹到28件防护服,解了一线排查人员的燃眉之急。当首批订购的医疗物资到来时已是1月26日凌晨3点多,李成功又连夜清点物资入库,保障了后续工作的物资。
“李处长真的帮了大忙,后勤保障很到位,我们才能安心做工作。”检查组人员朱峰说。
除了医疗物资,在徐闻开展工作的另一难点就是吃住问题。当时许多酒店都已歇业,有的酒店甚至都找不到上班的服务员,个别酒店得知他们是做防疫工作的,还不情愿接收入住。
“我当时也和上级反映了情况,海口市里的领导也帮忙出力,协调各级部门一起想办法才找到酒店入住,解决了生活问题。”李成功说,两个多月的抗疫战斗如今告一段落,他们195名驻点工作组人员全部顺利完成任务返回海口,没有一例感染,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值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