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进行时
“闯海”情结在“创业”中延续
■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尹海明 王子谦 王晓斌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两年来,从政府官员、项目建设者、创业者到基层从业者,海南各界民众热议“自贸区自贸港”的同时,投身新一轮开放、建设,“闯海”情结在“创业”中延续。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工作人员自称“城小二”。他们借用中国古代酒馆跑堂伙计的称谓,以表现亲近、勤勉的服务态度。
拥有工学博士学位的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钟声是“城小二”之一。“我们不是简单开发一片土地、建设一座新城、实现多少GDP。”建设一座科研新城,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钟声认为,在国家创新能力体系上是否占有一席之地、对海南高新技术产业能否有牵引带动作用,是科技城成功与否的标准。
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被称为智能“防火墙”,是海南自贸区自贸港风险防范与管控的关键一环。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岛近海雷达网”是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南近海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该公司董事长王一博介绍,公司是专注于海洋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步伐,将业务扩展至全国沿海多个省份。
今年30岁的王庆玉是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的导购员,负责一家世界知名香化产品的销售。细心的她体会到中国消费者对世界中高端香化品需求的变化:近几年,消费者年龄跨度越来越大,购买力越来越强。尤其近年专程飞来海南逛免税店的岛外消费者越来越多。而随着海南本岛居民免税购物额度和次数限制的放宽,海南本地购买力显著提升,出岛到免税店“打卡”成为习惯。离岛免税购物成为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据中新社海口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