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兰区灵山镇脱贫户俞诗长——勤劳脱贫致富 喜当“奋斗之星”
俞诗长为养殖的咸水鸭喂玉米。王聘钊 摄
“阿长,你是我们镇的‘奋斗之星’,恭喜!”7月1日下午,美兰区灵山镇爱群村党支部书记欧琼江走进脱贫户俞诗长的新家,熟络地和他打招呼。
在欧琼江看来,勤劳是俞诗长的鲜明本色,他是全镇贫困户身边脱贫致富的榜样。在政府的精准帮扶下,一家人搬进改造后的宽敞新家,孩子上学不用发愁,俞诗长积极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精准帮扶日子美
“现在的好日子,我做梦都想不到。”40多岁的俞诗长激动地说。一家5口人,他和大女儿曾经得了重病,不能干重活,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家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老瓦房内,日子过得艰辛。
“帮助阿长摆脱贫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驻村第一书记林尤伟介绍,在多次实地走访后,政府制定精准帮扶举措,通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让孩子上学没有后顾之忧,父女俩治病不用担心医疗费,通过专业医院的精心治疗,老俞和女儿的病慢慢好转,日子也有了新的盼头。
住有所居,圆梦新家。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老俞的新家。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老俞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新盖起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两间宽敞的卧室,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地面铺上瓷砖,整洁明亮。
勤劳奋斗产业兴
“现在家里养了200只咸水鸭,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把它们养得壮壮的。”老俞说,每天早上6时,他就要起床给鸭子喂食,由于主要喂玉米粒等谷物,鸭子的品质很好,慕名选购的消费者很多。
为了拓宽渠道,增加收入,在灵山镇电商扶贫中心的帮助下,俞诗长又开始“触网”,摸索网络销售的门路,逐渐成了一名微商,现在可熟练地运用微信朋友圈推销,每天给在朋友圈里预订的市民送货上门。
“一个月能卖八九十只鸭,净赚2000多元。”俞诗长自豪地告诉记者,只要用心学,养殖技能不用愁。每次扶贫电视夜校开课,他都去上,并仔细做笔记。“电视夜校讲的内容很实用,接地气,像我这种学历不高的都能听明白。”同时,老俞很珍惜镇里农技人员进行的一对一的帮扶,每次准备的“一大筐”问题都可以得到专业的解答。
“到今年,阿长家摘掉‘贫困户’帽子快4年了,可贵的是,他一直积极发展产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欧琼江介绍,现在美兰区深入推进“治懒散”“治酗酒”“治私彩”“治浪费”“治不孝”“治脏乱”的“六治”专项活动,俞诗长是全镇涌现的“奋斗之星”,是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