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进入梅雨时节。走进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区,老屋清水砖墙、条石台阶,一户人家的灶台就设在进门过道处,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马桶从门口走过……门里门外,氤氲着这座古城的“烟火气”。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南京老城南的小康愿景:古都老街重生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7-04 21:35

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题:古都老街重生记——南京老城南的小康愿景

新华社记者蒋芳、杨丁淼

image.png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几名建筑工人在老宅里施工(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江南进入梅雨时节。走进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区,老屋清水砖墙、条石台阶,一户人家的灶台就设在进门过道处,向外望,一位老大娘拎着马桶从门口走过……门里门外,氤氲着这座古城的“烟火气”。

景色别致,却是居民生活不便的写照。2017年开始,兼顾古城改造与保护的小西湖棚改工程启动,小规模、渐进式开展“微更新”,居民向往的小康生活正在变为现实。

小西湖片区是南京22个历史风貌区之一,该片区串接夫子庙与门东历史街区,片区内保留了传统建筑空间格局,街巷宽窄不定、蜿蜒曲折。

image.png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建筑工人在维修老宅的大门(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70岁的陈鸿荣在堆草巷31号生活了一辈子。院子看着还算宽敞,但三户人家一分,人均居住面积就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过道两侧搭个台子就是厨房,几家背对背做饭。糊在墙上的报纸已被熏得发黑,灶台上方的电线乱成一团。

“前几年片区内有房子失火,消防车堵在路口进不来。”陈鸿荣说。年久失修、布局混乱、居住拥挤,是居民们面对的共性问题。

一街之隔的“老门东”是热门景点,白天游客摩肩接踵,夜间华灯绽放。但对陈鸿荣这样的老街坊来说,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

image.png

↑与小西湖片区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已改造一新(7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委托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负责南京老城改造具体工程实施。历保集团董事长范宁坦承,“老门东”虽然保留文保、历史建筑和古树古井,也留下了街巷,但采取的还是先搬迁后改造的方式,造成大量原居民未能回迁。“到了做小西湖片区规划时,我们尤其注重留下生活的‘烟火气’以及原居民的活态传承。”

据了解,小西湖片区改造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更新思路”,让居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自住或租赁,或在片区内整体平移安置。

image.png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建筑工人在运送建材(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现在,陈鸿荣家的院子成了“共生院落”——老屋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设计规划师的工作室,一半作为生活用房。改造后老陈将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告别如厕洗澡不便、液化钢瓶烧饭的生活。

“等改造完成了,我要在过道里放些椅子和茶具,给往来的游客歇歇脚、喝喝茶。”陈鸿荣向记者描绘他的计划。

据统计,小西湖片区810户居民,50多个院落,没有迁走的居民占一半左右。一边要彻底改造基础设施,一边要尽可能不影响居民生活,把这两件事都做好靠的是“绣花功夫”。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各类工程机械都是适用于窄街小巷的迷你版,燃气、雨污分流、光纤电缆等管网也都铺设到了专门设计的微型管廊之中。施工人员白天开工,到了上下班高峰迅速打扫“战场”,尽量保障居民们出入不受影响。

image.png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位居民走过改造一新的建筑(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马道街29号被改造成一座临街咖啡屋,整体风格保持历史感又兼具时尚气息,还没开业就有人前来“打卡”。

将这栋两层小楼租赁给历保集团的是屋主李彩风。家族四代人在这里生活成长,95岁的老人对老屋充满了感情。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在附近租房当起了“监工”。当看到房屋结构没有变,外墙青砖也得以保留,家里一件150年的老家具修复后也搬到了咖啡屋中展示,很多细节到位,她才放心下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介绍,棚户区改造要兼顾传统风貌区保护,因此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注重日常生活气息的保留,也要打造生活公共服务、市政配套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

image.png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一名居民走过一栋改造成咖啡屋的居民老宅(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到今年年底,小西湖片区改造将初见成效。到那时,走进蜿蜒的街巷,传统江南民居、社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24小时书屋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老城南的故事将在这里延续,居民的小康愿景也将照进现实。

[来源:新华社] [作者:蒋芳、杨丁淼]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