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合抱,绿波荡漾,薄雾轻笼,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这里风景真美,拍照都不需要美图!”新娘雷婷说。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环境变好了 日子红火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8-27 12:07

群山合抱,绿波荡漾,薄雾轻笼,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这里风景真美,拍照都不需要美图!”新娘雷婷说。

就在两年前,新人们还不会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拍照。从上世纪90年代起,缙云山里建了不少酒店、农家乐,一些居民乱搭乱建,生活污水、厨余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倾倒,环境不断恶化……

2018年6月以来,北碚区对缙云山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多年违建,实施生态搬迁,修复自然生态,谋划产业提档升级,走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拆除违建力保绿水青山

“要提醒进山的人,千万不能野外用火。”66岁的缙云村村民、护林员李星华叮嘱其他护林员。作为村林业队长,他管理全村40多名护林员,每天都带队“巡山”。

李星华家就在缙云山后山,2012年通过危旧房改造项目扩建了新房。相关部门批准建设不到100平方米,他偷偷增高楼层、扩大面积,建了900多平方米,成为全村最大的违法建筑。

北碚区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将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先搬出安置。可好事却不好办,很多村民世代在这里居住,不舍得离开;有的村民农房已改造成农家乐,收入不少。搬迁工作不好开展。

一方面要做群众思想工作,干部们挨家挨户讲法律、摆道理,还组织村民到外地观摩学习。另一方面,要真正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下山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北碚区多次召开院坝会、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区里整合资金,对搬迁村民作补偿,还在山下规划安置点,解决自愿易地迁建的村民子女就学、社保等问题。同时,积极开发环卫、绿化、护林等公益性就业服务岗位,保障村民生计。

既有保障,又无后顾之忧,李星华这才动了心,“搬下山毕竟生活更方便,再说也保护了山里的环境!”他主动拆除自家违建房,还动员哥哥李星庸拆除违建。经过核算,李星华家里6口人,每人获得20万元补偿,李星华当上护林员,每月可拿到2000元左右工资。

和李星华一样,村民们纷纷配合工作,生态搬迁顺利完成。目前,北碚区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拆除各类建筑物53.2万平方米,核心区、缓冲区实施生态搬迁520人,同步引导实验区地质滑坡隐患和生态脆弱区域162人搬迁。

修复生态再现山水美景

“现在风景好,环境美,我们经常来。”缙云山深处,黛湖碧绿如画,音乐声里,一群老年人跳起交际舞。今年5月,黛湖景区对外开放,越来越多市民前来观光游玩。前些年湖面上垃圾漂浮、湖水呈黑褐色的情景一去不返。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黛湖周围违建全部拆除,北碚区还启动黛湖绿化修复工程。2019年3月实施黛湖清淤,一个月清除淤泥3600多立方米。

清淤刚完,北碚区紧接着美化周边环境,建起沿湖步道、生态展览馆、生态厕所等,步道两旁栽上了红叶李、红枫、紫薇。在树种的选择上,区里特别注意突出缙云山本土植物,种下枫杨、木槿、蒲苇等植物132种,市民们可以“春观花、夏纳凉、秋赏叶、冬辨形”。

如今的黛湖清亮明净,湖面碧波荡漾,湖底绿藻参差,周围绿树成荫。“在这样的路上走一走,令人心旷神怡。”游客们对升级改造后的缙云山称赞连连。

“缙云山生态环道项目将通过线型、标示、标志等技术手段,对缙云山保护区进行划界,形成一道生态屏障,沿线将设置驿站、露营基地等配套服务设施。”北碚区委办副主任李俊介绍,全长64.52公里的缙云山生态环道建设又开始了,目前示范段500米已基本完工,今年底示范段将建成投用,明年可望全线贯通。

提档升级收获金山银山

眼前,白墙黛瓦,绿树掩映;远处,群山连绵,绿意盎然。音乐声里,几位客人在阳台上一边品茶,一边插花。

“住在这里,安逸得很!”客人李女士已在清欢渡民宿住了两天,仍然满是新鲜感。清欢渡民宿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客人们纷纷慕名前来,每到周末一房难求。

“现在的民宿是升级版!”民宿老板孙德红说,她以前也经营农家乐,但设施低端,环境简陋,夏天被子潮湿,得用电热毯烘。每天跑景区门口揽客,生意也不多。

北碚区启动综合整治拆违建,她的农家乐也被拆了一层。生意还怎么做?孙德红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农家乐老板到浙江参观考察活动,对农家乐怎么提档升级有了底。现在,房间里安装地暖和中央空调,再也不用担心潮湿。每天都为客人房间换鲜花,一楼设立古朴典雅的阅读室。民宿垃圾严格分类,一些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为菜地施肥。

现在,孙德红的民宿房间比原先少了,收入却多了,去年利润突破100万元,增长约4倍。“民宿改造装修还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缙云山环境好了,大家更愿意来玩来住了!”孙德红说。

如今,缙云山又恢复了从前的郁郁葱葱。旅游度假区内,共有511人从事民宿旅游业,更多的村民像孙德红一样吃上了生态饭。绿水青山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刘新吾 刘书文 金歆]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