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餐饮浪费,除了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外,也离不开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参与。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社会民生>

创新举措,从源头上减少浪费(大家谈)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9-11 09:46

  遏制餐饮浪费,除了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外,也离不开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参与,从源头把好节约关。本期大家谈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编  者

  为食堂安上“智慧大脑”

  金  言

  相比“吃不完”的饭菜,“卖不出”的饭菜也是餐饮浪费的源头之一。不久前,一家高校食堂打造智慧备餐间,屏幕上实时显示菜品销售情况,食堂“末位淘汰”不受欢迎的菜品,收获广大师生好评。

  溯源餐饮浪费,有必要密切关注供餐时因无法掌握用餐量而产生备餐过剩、点餐时因难以满足偏好而产生浪费等问题。智慧餐厅让餐饮全链条“有迹可循”,可以说是找到了减少浪费的切入点。比如,通过手机软件实时了解就餐动态,及时调整配餐量;借助智慧收银系统,为消费者用餐需求画像,满足多样需求;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加工方法,提升原料使用率。

  反对浪费,管理之轮不能少,技术之轮也要转得快。通过数字技术持续优化餐饮采购、库存、备餐、服务等各个环节,方为厉行节约的长久之策。

  为超市菜场“精打细算”

  马  原

  最近,在江苏南京的一家生鲜电商平台,“一顿吃光”系列菜品销售火爆。配菜参考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食材搭配,根据专业厨师建议进行分量配比,在确保消费者每天吃到新鲜菜品的同时,避免因为单种食材购买过多而造成浪费。

  杜绝浪费不仅要关注餐馆、食堂,也要关注超市、菜场。由于生鲜食品保质期短,传统超市单是蔬菜的损耗率就高达20%—30%,需要加强关注。据悉,相关生鲜超市通过推出“一顿吃光”菜品、“小份装”调料组合、“一人食”套餐,在助力家庭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将自身生鲜食材的滞销损耗率降低到1%以内,实现了减浪费、降成本的效果。

  菜场、超市配货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关键要用好用户喜好、仓储售卖等大数据。基于消费大数据,在减少浪费上“精打细算”,进而打通供应前端及流通环节,使订货量尽可能接近购买量,就能进一步降低生鲜食品损耗率,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为富余食物“找好下家”

  钟  于

  在上海浦东,一家特殊的“食物银行”已经运营了5年。该“食物银行”由超市等机构捐赠富余食物,有需要的人可来此领取免费食品。这一模式打造出一条食物的绿色循环链,成为减少浪费的有益尝试。

  减少浪费,要立足于堵,建立刚性约束,也要着眼于疏,为富余食物寻找出路。对于从事食物生产、加工、售卖的企业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滞后性,产生富余食物在所难免。为保证食物新鲜与安全,企业会处理和销毁未能售卖的食品,但客观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食物银行”一头连接农场、制造商、零售商,一头连接需要帮助的群体。这种方式,不仅起到了调剂余缺、优化配置的效果,更成为善意的中转站,让温暖与食物一道送达需要帮助的人群。

  为富余食物“找好下家”,必须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这就需要核验捐赠方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证,对进出库食品进行严格质检。以规范性流程做好从食物收集到分发的闭环管理,才能让更多富余食品流动起来,各得其所、物尽其用。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金言 马原 钟于]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