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乡村样板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强调,海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方向。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在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上发挥了先行先试作用,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经验。
2018年6月29日上午,全省“万名党员进万村讲万场”活动首场宣讲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举行。宣讲人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洪义乾结合施茶村实际,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施茶村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并以实际行动确保其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供图: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委宣传部
施茶村是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古老文明村落。施茶村党支部以创建“双色施茶”(即红色施茶,指党建;绿色施茶,指美丽乡村)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堡垒作用,抓党建促发展,带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为基层治理树起了党建新标杆。
打造过硬的党员队伍。施茶村党支部开展党员“亮身份、亮作为、亮承诺”等活动,培养了18名“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建立党员帮扶联系户制度,将全村834户村民分成80个固定联系组,倾听村民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诉求;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党务村务,接受村民监督。近两年来,施茶村有50多名群众表达入党意愿,有12名群众主动递交入党志愿书,发展了2名党员,吸收了9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储备了6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以来,施茶村承办了海南省“百镇千村”等各类现场会议6场700余人次,获得参会人员一致肯定。彰显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施茶村党员干部因地制宜引进石斛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占地200多亩的施茶村火山石斛示范基地,有效解决120多名村民就业。2019年,火山石斛园扩建种植面积至500亩,打造了火山石斛组培、育苗、种植、收割、深加工、销售、科研的全产业链,产业优势更加凸显。积极探索区域化休闲旅游新格局,构建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群众收入渠道由“种养殖业+外出务工”扩展为“外出务工+家门口务工+特色农产品种植+旅游服务+土地或民房入股分红+农业电商”等,扩宽了收入来源。2019年施茶村人均收入从18830元增加到24000元,人均收入年增长达31.1%。
“施茶村创新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合作共建的现代治理模式,在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党支部、村委会、企业、村民等合作治理机制,积极推动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全过程,主动适应了新时代的新发展要求。”海南旅游学院副教授刘刚如是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