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充电桩进小区,装桩是难题 怎么破?
海南考量实施“智能移动”充电桩
位于海口西海岸的新能源车充电站。记者 汪承贤 摄
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岛电动化、购新能源车享1万元额外补贴……近来,海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海南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截至2020年底,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6.4万辆,在全国排名第4,紧随上海、北京等地区,这也对海南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充电桩配备存在难进或无法建设等难题。对此,在今年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据悉,政府职能部门也在探索“充电桩进社区”模式等多方举措,缓解充电桩进小区难的问题。
现存问题
市民:想买新能源车
但小区没法装充电桩
钟先生近期想换新车,去年年底,购新能源车享额外补贴的政策令他格外心动,当即前往车行选择了一款新能源汽车(慢充)。然而,他准备下单时,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跟小区物业确定小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情况,却被物业告知没有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设备。“我想了很多办法,物业也带着在小区查看情况,确实无法满足,想买却不能买,很无奈。”钟先生介绍,他所在小区是老旧小区,电力无法满足新能源车充电,同时地下停车库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最终,他只能放弃购买新能源车的计划。
与钟先生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卢女士。她介绍,她与爱人选中了新能源汽车后,竟被告知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最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只能搁浅。“为什么充电桩进小区的难题至今没有解决方案?”卢女士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措施解决。
市民孟先生也在为新能源车充电头疼。他家小区无充电桩,只能选择就近的公共充电设施使用,然而车位极少,他经常因找不到充电位而烦恼。
部分充电桩成“僵尸桩”
海南省充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陈积富介绍,海南目前有60%的新能源汽车集中在海口,而且很多新能源汽车集中在小区中使用,目前老旧小区存在电容量不足无法建快充的情况。“一根快充桩一天能服务10多车次。而按照海南消防部门的要求,慢充只能装在地面上,使用慢充充满一辆车要8-12个小时,占位时间太长。”陈积富说。
陈积富分析,“僵尸桩”的维护和盘活问题比较突出,他们也在结合外省经验等探索破局举措,建议优先采取企业与政府联动的模式,先将一批公共区域的“僵尸桩”修复运行,缓解充电难问题,同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维护和保养充电桩。
委员建议
充电难 怎么破?
省政协委员龙丁敏:
新能源车补贴资金可用于增建充电桩
省政协委员龙丁敏建议交管部门为新能源汽车增加必要的路权,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停车便利性,同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布局。龙丁敏认为,当前海南最为重要的是要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当下社会停车资源紧张问题突出,建造较早的住宅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城市中心商务区、政务聚集区不同时段停车需求差异大,导致新能源汽车停车难成为民生热点。
龙丁敏建议海南各市县可在城区的公共停车场设置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停放区域,管理部门给予限时免费停车政策优惠。
龙丁敏分析,海南目前一些城市虽然建立了相对集中的充电设施,但位置偏僻、数量稀少。且大多数社区、写字楼、公共场所、加油站等人口和车辆密集区城都没有安装充电设施。
“上海规定充电桩审核流程全部简化,支持自(专)用桩共享改造的物业给予500元/桩补贴。”龙丁敏建议,把用于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财政资金,用于增建和完善充电桩布局,特别是住宅小区停车位充电桩改造,此外还可以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等,全方位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
充电慢 怎么破?
省政协委员周廉芬:
加快新能源车换电技术的应用推广
在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联组讨论上,海南省政协委员、三亚市政协主席周廉芬表示,随着海南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步伐,应进一步加快新能源车换电技术的应用推广。
据了解,近两年来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海南新能源汽车占比达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倍;各项引导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海南车桩比好于全国水平20%。
周廉芬称,充电时长是制约新能源车普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车主存在充电焦虑。受充电技术限制影响,即使是快充桩想要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容量也需要1小时左右,慢充桩则更慢。而与其相比,运用换电技术的换电站效率则更高,车主只需进入车间更换电池即可。“目前,已有部分车企开始推广换电技术,车主体验感还是较好的。”
周廉芬建议,海南可进一步合理布局,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在海南东线、中线、西线各建设3座换电站;海口、三亚、儋州应建立“5公里换电圈”。政府可为相关车企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并通过建立电池回收再利用中心等措施做好电池回收使用,做到循环利用。
部门行动
省工信厅党组书记王静:
将限期修复“僵尸桩” 探索“充电桩进社区”
在海南两会的现场,针对如何解决新能源充电桩难进老旧小区问题,海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王静介绍海南多部门联合调研后初步形成的有效解决措施。
王静介绍,截至2020年底,海南全省累计建成充电站916个,共建设充电桩26402个(公共桩11020个,专用桩1639个,自用桩13743个),总体车桩比达到2.38:1。目前全省充电基础设施总体实现超前布局,基本满足环岛出行条件。“确实仍存在市县之间、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和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部分小区仍面临充电桩进不去的情况。”王静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海南省发改委牵头会同住建、工信等部门,先后开展了三轮全省督查,全面摸排充电桩情况,分类施策。
“目前,海南发现了‘僵尸桩’的情况。”王静介绍,海南将就此类有故障且长期未提供充电服务的公共充电设施限期修复;同时对荒废的充电设施,协调企业进行盘活;对确定没有运营维护主体的“僵尸桩”,要限期拆除,并吸引具备较强运营能力的企业投资建设。
关于充电桩进小区难的问题,王静介绍,海南正分类解决小区安装充电桩问题: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建设或预留充电接口。
对于有电容、有停车位且通过较低成本改造防火设施的小区,研究提出小区改造建设消防设施的施工标准和具体流程要求。对于充电桩建设难度较大的老旧小区,探索“充电桩进社区”的模式,在小区周边道路沿线设立晚间临时路边充电车位,安装交流单枪充电桩,为小区周边新能源电动车车主提供便捷服务。
王静透露,海南在考量实施“智能移动”充电桩,车主可在预约后实施“智能上门服务”的全新充电方式,辅助缓解当下的新能源车小区充电桩不足的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