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的海南热科知识产权众创空间,采访了海南省拔尖人才、南海英才和海南省“储备人才团队”成员之一,海南汉普管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康。听他讲述如何将“汉普管家”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海南知识产权领域领跑者的经历。
陈康。(受访者供图)
起步:10万元收购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2005年,拥有中国地质大学文学学士、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双学位”的陈康通过校招进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知名企业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来到海南工作。
陈康在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担任知识产权负责人时,帮助海马品牌完成了在全球120个国家的商标保护,“海马”商标被国家商标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海马集团被国家商标总局评选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十强企业”,大大提升了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陈康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海南各个层面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这让他暗下决心要把知识产权的种子撒遍海南的每一寸土地。于是,2011年7月,陈康毅然辞职,花10万元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改名“汉普”,由此开始了创业之路。
据陈康介绍,“汉普”是由英文单词“HELP(帮助)”音译而来,企业创立之初的定位意在帮助企业成长,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助力企业解决在知识产权和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难题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利企业、利社会和利己。
创业初期,适逢海南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陈康主要做商标申请代理。那时候,陈康带领创业伙伴,不辞劳苦,成天奔波于各市县之间,跟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交道,创业虽然累,但他觉得很充实。
经过一年的努力,汉普2012年的商标代理量就做到了全省第一。2014年,陈康感觉到只做商标代理不够,业务必须要更有深度,就开始筹划起了专利代理业务。2016年,陈康创办了海南汉普管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专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的O2O平台。目前,汉普提供的企业服务涵盖知识产权基础服务、企业认证、项目申报、创意设计、法律服务、成果转化、知识产权金融等7大类。公司拥有专业法务、技术、运营、商务、认证人员等近120人,约占海南省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数三分之一。旗下公司2015-2020年专利代理申请量连续6年位居海南省首位,2012年-2020年商标代理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海南省第一位,作为政府知识产权顾问给海南省19个市县区政府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公司成立10年来,累计服务海南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达10000家。
打赢“海的故事”商标争夺“车轮战”
“海的故事”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商标保护意识不强,被他人抢注。创始人委托陈康积极应对,历时6年的时间维权,才夺回商标。
“海的故事”创始人蒋先生2009年回到家乡琼海创业,在海边开了一家酒吧,名为“海的故事”。经营一段时间后,有朋友问他,“海的故事”你有没有注册商标呀?“没有。”起初的不在意,没想到却给蒋先生带来了麻烦。之后,蒋先生找了一家代理机构提交“海的故事”商标申请,但是他的申请却被国家商标局驳回,原因是“海的故事”商标已经被人注册。
蒋先生委托代理机构去做复审,辗转北京、深圳多地找律师,找关系,都没有成功。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放弃“海的故事”这个商标时,经人介绍,蒋先生认识了陈康。第二天他就抱着一堆材料来到陈康的办公室,请陈康帮忙代理维权。
陈康详细了解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意抢注商标案件,可以根据法律进行维权,估计将商标拿回来的把握有七八成。而抢注“海的故事”商标的人,其实就在琼海博鳌镇上经营餐饮店。蒋先生与抢注商标的人私下协商过,可对方不同意。
于是,陈康采取了三个行动,积极应对此次事件。一是与蒋先生整理了一份详实的异议材料;二是把宣传工作做足,引起舆论关注;三是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陈康对这起商标争夺“车轮战”记忆犹新:“从2011年到2017年,经历了漫长的6年,最终夺回了商标使用权。”“海的故事”商标权之争告诉人们,一是企业家必须具有商业品牌意识。二是如果商标被人恶意抢注了,应该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将商标拿回来。
此外,由于品牌意识薄弱,海南有许多知名公共品牌、景点名称被他人抢注,导致实际使用的侵权问题。汉普公司先后代理过知名商标维权案件有:“海棠湾”“棋子湾”“五指山”“东郊椰林”“铜鼓岭”“月亮湾”“呀诺达”“嘉积鸭”“和乐蟹”“松涛天湖”“松之光”等,助推了地方品牌的发展。
目前,汉普管家已成为全省19个市县区地理标志品牌认定合作单位,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共申报了99件,已核准注册66件、初审1件,其他32件待审中。海南省已核准注册84个地理标志证明,汉普代理了其中的66个,为地方品牌的建设、打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把知识产权的种子撒遍海南的每一寸土地
海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缓慢,市场体量小,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陈康时刻在想如何能改善这个问题。2016年,在海南成立一个知识产权行业协会的想法在陈康脑海中浮现,要构建一个高效的知识产权互动交流平台,让它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者、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机构以及政府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他立刻把想法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领导沟通,后获得支持和认可。2016年11月10日,在陈康的努力推动下,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成立,陈康担任协会法定代表人兼秘书长。
在海南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协会充分发挥社团组织桥梁作用,举办海南省“知识产权之最”评选大会;承办海南省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论坛;协助省、市知识产权局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的科技园区、高校、企业系列知识产权培训;发布海南省企业专利技术年度创新排行榜等。
陈康带领协会积极开展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培训、宣传、推广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00余期,培训2万余人次,实现政府、学校、科研院所到企业的全方位覆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协会被评为2019-2020年度全国“四好”商会、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2019-2020年度海南省“四好”商会、海南省科协2018年三星级协会、2017-2018年度海南省“四好”商会等。
在陈康看来,知识产权就是企业的定心丸,有了它,企业就可以安心地发展,并走得更远。
2019年12月26日,为响应海南省委省政府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的号召,抢抓“一带一路”和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机遇,站在更高的起点推进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领域创新探索,陈康又推动成立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担任协会秘书长。秉持“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高企协会站在更高的起点推进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探索。
2018年,海口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借此东风,汉普公司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和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等单位在龙华区学院路建成1.8万平方米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共同建设热科(海口)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经过两年多的投入和建设,目前热科(海口)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运营的热科(海口)知识产权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省工信厅评为“海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海南热科知识产权众创空间目前已进驻省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0余家,各类型合作企业70余家,集聚服务海南创新创业的发展。
如今,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如火如荼,有更多、更务实的自贸港政策颁布,更加坚定陈康在海口市龙华区将知识产权事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记者陈捷
(海口网3月29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