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以“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业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行。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海口举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1-09-17 09:29

原标题: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海口举办

坚定绿色目标 共迎无限机遇

9月16日,以“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业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行。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9月16日下午,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专题论坛之一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海口举行。来自中德两国政、产、学、研界的嘉宾分享产业、技术及项目合作经验,研讨碳中和愿景下的合作机遇,促进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承办,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就取得了热烈反响。今年的论坛则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德电动汽车产业合作提供又一对话平台。

2011年6月,中德两国共同发布了“中德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后,中德电动汽车产业深度合作,硕果累累。当前,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及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会对未来中德电动汽车产业合作产生哪些影响?双方面临着哪些共性问题,又该如何寻找解决方案?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一一回应。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Joachim Damasky表示,汽车出行领域要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措施加快变革,政府应制定战略规划,并保持框架长期稳定,以及对相关技术创新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还需要支持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替代燃料,包括补贴措施等。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在分享集团减碳战略时也为两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充足的、容易获取的绿色能源供给、协调稳定的政策法规法系、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德在减碳领域的合作,都十分重要。”

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副院长、新能源开发院院长王德平在演讲中概括了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征。首先,在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双加持、双驱动,推动了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次,生态资源和核心技术双重构和双升级,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整个产业生态在加速重构,汽车产品的技术在快速迭代。最后,在技术趋势方面,整个平台和性能定制双融合、双孪生。纯电的技术平台在发展,无论对一个车企的不同品牌,还是不同车企之间,平台的借用和共享将成为趋势,且平台本身在不断发展,围绕个性需求和体验的定制化产品将会成为未来整车产品差异的核心。

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机遇”圆桌对话中,来自同济大学、宝马中国、采埃孚股份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嘉宾们共话两国产业合作前景。展望未来,嘉宾们相信,依托坚实的合作基础,怀揣共同的绿色愿景,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在技术研发等诸多领域迎来更多合作机遇,创下新的佳绩。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尤梦瑜 宋国强] [编辑:冯定辉(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