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由中国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减灾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其中,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泸县地震多地提前数秒预警 预警还能提前多少秒?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1-09-17 11:09

  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由中国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减灾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其中,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

  地震的预警如何做到?时间还可能提前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

  记者: 很多四川网友表示,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已经提前收到了预警。这个预警从哪里发出来的?

  王暾: 地震预警实际上是物联网,在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提前安装了监测传感器,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快的原理,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做出预警。比如16日凌晨,泸县地震发生的第4秒钟,预警系统就通过电视、手机向民众发出了警报。离震中的距离不同,所收到的预警时间也会不同。

  记者: 离震中更远的地方,所收到的预警时间反而更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暾: 地震的预警时间,是地震波的波及时间减去地震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而响应时间是固定的。距离震中越远的区域,地震波的波及时间越长,也就导致预警时间越长。

  记者: 中国地震预警网是什么样的机制?是您刚才所说的物联网吗?

  王暾: 中国地震预警网,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于去年签约共建。在这之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于2010年开始,已经与市县的地震部门和应急部门建成大陆地震预警网,这是中国地震预警网的基础。大陆地震预警网已经预警了64次地震,比如两年前四川长宁的6级地震,去年7月唐山发生的5.1级地震等。

  记者: 您觉得中国地震预警网的预警机制越来越成熟了吗?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王暾: 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体现在预警技术越来越稳定可靠,其次,预警信息的传递线路越来越广泛,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同时,地震预警科普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多的民众知道了地震预警是怎么回事,收到预警该怎么办,防震应急意识逐渐提高。除此之外,地震预警的普及和应用,带动了中国多灾种预警科技的进步,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自然灾害。

  记者 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道路上,您认为还需要克服什么?如何才能让它真正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王暾: 首先,要积极推进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理念。其次,要建立灾害预警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实现良好的多灾种预警及灾害监测能力。此外,要优化部门职责管理机制,集约化、共享化地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记者: 当我们在手机、电视或广播等终端收到地震预警,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王暾: 收到预警之后,首先要判断地震的强度。当预警声音里面含有“滴滴”声的时候,比如“10-滴滴”、“9-滴滴”、“8-滴滴”。这种情况下,地震可能有一定破坏性,必须立即避险或者逃生。而当预警声音是“10-滴”、“9-滴”、“8-滴”,只有一声“滴”的时候,地震可能会带来强烈晃动,但是几乎没有破坏性。当预警倒计时声音是“十、九、八、七”的时候,可能会有轻微晃动。无论如何,平时需要多了解科普常识,在地震预警的时候做到秒级反应,及时避险。

  记者: 地震传感器的设置,在我国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现在覆盖范围有多大?

  王暾: 地震传感器在中国地震预警网的覆盖面积,大概在230万平方公里到2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6.6%。主要覆盖区域是人员密集的地震区,目前覆盖面积正在扩大。今年6月份与小米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可以实现地震预警监测的手机中的传感器,这种新科技很快就会正式推出。

  记者: 有网友表示预警的时间很短,来不及做出特别迅速的反应,将来地震预警的时长有没有可能变长?

  王暾: 因为地震预警的原理就是地震波波及的时间减去系统响应时间,在波及时间固定的情况下,只能优化系统的响应时间。未来如果利用手机中的传感器实现地震预警,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就会大大减少,所以再优化两三秒是有可能的,但这也是极限了。

  记者: 所以大家应该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意识,培养地震应急习惯。

  王暾: 是的,由于四川地震比较频繁,四川民众对地震应急的意识都比较高,很多民众已经形成了这方面应对经验。但是,灾害应对需要持续的科普,因为从大概率上来讲,像四川、云南这些地方总会有破坏性地震,民众需要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作者:] [编辑:李沛(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健康中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