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从水稻田叶尖剔透的露珠上开始苏醒。9月22日一大早,海口市红旗镇墨桥村,65岁的邓景忠和往常一样,头戴草帽,脚上穿着沾满泥巴的塑料靴子,在稻田里来回“巡逻”,察看水稻长势。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琼岛“丰”景好 日子节节高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1-09-23 09:26

白沙新高峰村村民符国华:

搬出深山生活甜

在澄迈县福山镇龙凤村,村民们将采摘回来的南瓜装车,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陈元才 摄

“这个月刚收完一轮芹菜,天气转凉了,下月就要开始种植红托竹荪了!”9月22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菌菇种植基地,基地主管符国华正在忙着安排村民们松土、起垄,并逐一检修遮阳大棚等设施。

在室内大棚种植芹菜,看似并不划算,但听完符国华一番娓娓道来,记者觉得“值得”。

“芹菜根系较为发达、耐旱,有利于改良土壤,对接下来轮作红托竹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符国华说。

菌菇(红托竹荪)种植是新高峰村集体经济第一份产业。红托竹荪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具有较好的食补功效,近年来每斤售价为50元至100元,且市场行情持续走俏。

随着整村生态搬迁的实施,年过五旬的符国华与其他百余户村民一起,从位于海南鹦哥岭腹地、距离白沙县城约60公里的南开乡高峰村,搬到了位于牙叉镇新建成的新高峰村。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民居,过上了新生活,也鼓足干劲开始尝试发展新产业。

去年底,在白沙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新高峰村引进优质农企,以“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投入资金建设占地50余亩的菌菇种植基地,共设置9个室内大棚以及橡胶林下1个简易棚,并雇请了符国华等8名村民当固定工人负责日常管护事宜。经过多轮培训,符国华成为菌菇种植基地的主管。

“这种菌菇喜欢阴凉,夏季高温并不适合种植,刚好轮作一下其他蔬菜,能让土壤实现生态修复,为接下来种植红托竹荪做好准备。”符国华介绍,今年7月至9月,工人们在这里零散种植了不少芹菜,喜获数千斤收成。

截至目前,该基地共计收成红托竹荪1万余斤。“以前在深山活了大半辈子,只懂得割胶,哪里懂得种植菌菇。”谈及如今的产业发展,符国华感慨道。

他告诉记者,按照生态搬迁补偿协议,白沙有关部门已为每位村民就近补偿10亩可开割的橡胶,搬迁新居将近一年来,大伙住上了新房子,产业发展也是蒸蒸日上,他对于靠勤劳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傅人意 李艳玫 曾毓慧等] [编辑:陈丽珠(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