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砥砺奋进再启新征程 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在海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伟大成就催人奋进,宝贵经验昭示未来。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海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汲取奋斗力量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全会公报一个重大论断振奋人心: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海口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科长吴鸿芳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激励着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吴鸿芳说,当前,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要扛起新使命,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使广大农村人民实现共同致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学习全会公报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徐建满怀信心地表示,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将沉下心、迈开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继续投身基层,把全会精神传播到基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创造幸福美好未来,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扛起责任担当 走好新时代振兴路
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和如一的为民情怀,让广大干部群众感触颇深。
龙华区龙桥镇永东村脱贫户王昌黄在忙碌间隙,用手机收看了全会公报。“全会提到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作为脱贫户,我们深有感触。没有精准扶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近年来,王昌黄通过多元化发展养殖产业,顺利摘下“贫困帽”,两次被邀请到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传经送宝。疫情发生后,王昌黄还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我们要继续听党话、跟党走,脚踏实地加油干,用发展的成效回报大家的关心。”
“在党的暖心政策帮扶下,我们全家搬进了宽敞的新家。我们通过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美兰区灵山镇脱贫户俞诗长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坚定不移跟党走,用勤劳的双手继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后,龙华区新坡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韦荣健深刻感受到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全会提出,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这就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韦荣健表示,目前新坡村正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椰子产业,这样既美了乡村,又富了村民。
“我们将继续沿着党指引的方向,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进。”韦荣健表示。
践行初心使命 走好新时代小康路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百年风华正茂,奋斗正当其时。“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让我们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南海乡土人才”、秀英区青农创业园总经理黄时京表示,将继承好、发扬好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好“南海乡土人才”的引领效应,以实际行动帮助更多农户销售本地优质农产品,带领乡亲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更足了,只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百年征程中取得更大成就。”琼山区三门坡镇清泉村委会石井村村民符芳学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带领下,通过种植山柚茶,改善了家中的经济条件。他说,现在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帮助村民找准种植养殖产业,带动他和不少乡亲脱贫致富。他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乡亲们,帮助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日子越过越好。”美兰区三江镇茄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琼说,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完善基础设施力度,盘活现有村集体用地,着力拓宽“莲雾村”发展空间,打造餐饮、住宿、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更好地吃上“旅游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