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建设关 撂荒地大变样
江东田园项目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海口日报记者陈长宇 摄
难以想象,作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的三江湾田洋,曾经是大片荒地。
“以前由于排水灌溉设施不好,灌溉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效果还差,每次下大雨,水排不出去,很多土地长期被雨水浸泡,乡亲们都不想种了,所以不少地都成了撂荒地。”正在田里忙活的村民钟丽云站起身来,望向眼前一派繁忙冬耕景象的三江湾新埠田洋,感慨不已。
12月的海口大致坡镇咸来村委会官桥海田洋,成片的农作物正在茁壮成长,千亩良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片田洋也曾经积水难排,难以耕种,导致撂荒地随处可见,让村民格外闹心。
为了有效破解农业生产的堵点,海口将官桥海田洋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改造宽0.8米、深1.1米的排水沟,总长度近2公里;建设超过2.3公里长的机耕路,宽度超过3米,进行水泥硬化;设置植草护坡,新建泵房,完善排水、灌溉系统,满足群众日常生产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昔日撂荒的田洋出现大变样。
正如三江镇三江居村民钟丽云所说,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这些收成不好的“坏田”起死回生,再也不用担心一场大雨会毁了一季的收成,让大家有了搞好生产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荒地再“逢春”,海口建立健全督导奖惩体系,落实农田建设目标责任,实行全过程督查,构建层层压实责任、协同发力的推进机制,全力把好建设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