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服务新模式 织牢兜底保障网
同样享受到秀英区“1+2”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的还有美德村的洪阿姨,今年69岁的洪阿姨丧偶且没有子女,平时都是自己生活。今年11月,社工了解到洪阿姨的情况后,主动帮她申请长者饭堂的饭卡。“饭卡办下来后,我每天都可以免费在长者饭堂吃饭,再也不用自己在家做饭吃了,很感谢社工,有她们的陪伴我很安心,也很开心。”洪阿姨和记者说道。
看到社工来访,洪阿姨十分开心。伍凤妹 摄
叶阿姨与洪阿姨仅仅是秀英区创建“1+2”社会救助便民服务体系服务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秀英区在镇(街)创建社会救助“一窗审批”服务平台,通过下放权限、优化程序和完善平台和机制,社会救助审批服务速度实现了大幅提速。截至目前,社会救助社工累计入户探访2344户次,完成建档的506份,开展个案服务134人次,社会救助小组活动132场,社会救助社区活动62场,为困难群众累计链接社会慈善资源达16.007万元,链接志愿者服务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
此外,秀英区创建“社工+社会救助”服务机制,通过社工搭建“五社联动”桥梁,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实现困难群体服务供给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的提升,将社会救助服务温暖传递到群众心中。
秀英区在辖区8个镇(街)社会救助工作服务窗口设置社会救助党员先锋岗;在辖区95个村(居)服务中心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点,由党员干部担任社会救助协理员,协助处理社会救助工作事项,有效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目前,秀英辖区95个村(居)成立了9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达到1248名。
“希望通过创新服务机制,让困难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秀英区社会事务救助中心主任周经力表示,今后,秀英区将继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伍凤妹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柴文娅
(海口网12月24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