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省政协委员朱传华建议:发展牡蛎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朱传华建议,发展牡蛎南繁产业,助力海南乡村振兴。
“牡蛎养殖业是典型的碳汇渔业、碳中和产业、资源环境友好型的海水养殖产业。”朱传华指出,牡蛎俗称海蛎子、蚝等,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养殖牡蛎不需要人工投喂饵料,还可以有效消除鱼虾养殖带来的海水富营养化,解决海水养殖业带来的污染问题。
在朱传华看来,海南岛西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全年温暖,全年适合牡蛎的生长。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市县的部分港湾也具备这样的优势。他建议,选择新品种,采用新模式,大规模发展我省的牡蛎南繁产业。
朱传华还认为,牡蛎南繁产业的附加值可以翻倍式增加,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提供许多就业岗位。“牡蛎南繁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朱传华说。
两会声音 | 省政协委员刘丹:加大培育和引进慈善组织的建议得到多方肯定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后,我省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慈善组织进一步壮大,各慈善组织在防疫抗疫等工作中贡献突出。
去年省两会期间,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培育和引进慈善组织推动自贸港慈善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加强对市县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家、退休老干部、“候鸟”老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等具体建议。
令人欣喜的是,我的提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团省委等部门的充分肯定,相关部门均提出了有关提案办理的措施和意见。
省委宣传部答复我,将统筹省内主流媒体对近年来我省慈善公益事业进行宣传报道,用新闻舆论的力量进一步引导更多人热爱、关心并投身于慈善事业,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省民政厅在制定海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政策制定、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提高行业公信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
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很多市县政府积极支持慈善组织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慈善组织工作力量。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积极建言献策,引起全社会对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视,推动我省慈善事业良性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