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雨林“碳”路!海南这样系统推进林业碳汇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5-07 10:39

将二氧化碳“关”进森林

成为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继被写入去年、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碳汇”一词,又出现在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

屡次刷屏的碳汇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先从“碳”开始。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加剧、物种消失……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地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渐趋严峻,追根溯源绕不开一个小小的“碳”元素。而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是我国于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霸王岭热带雨林。苏晓杰 摄

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低碳”与“固碳”两条路径尤其被寄予厚望。

“低碳主要指减少或控制碳排放。但已排放的碳该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容器’将它储存、固定起来。”省林科院研究员陈宗铸解释,碳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形态,在大气、陆地、海洋等碳库之间不断循环转化,“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就是减少碳在大气碳库中的含量,这一过程、活动或机制便是碳汇。”

早在2012年,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等人便提出要重视林业碳汇。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省林科院围绕林业碳汇开展了大量实验与研究。

“我们通过模型测算、遥感监测、通量监测等手段,制定了海南主要树种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模型。”陈宗铸说,之所以要为每一片林、每一棵树“画像”,只因其碳汇能力不容小觑——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显示,全球森林碳储量高达6620亿吨,约占全球植被碳储量的77%。

这意味着,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于减排。可作为温室气体的“碳”,究竟是如何被“关”进了森林?

山蒟。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秘诀,藏在一项古老的自然碳捕获过程里:当树木开始生长的那刻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便伴随着光合作用被其吸收,并在转化为固体的碳水化合物后,储存在树干、树枝、树叶和根部等各个角落。

将目光聚焦到一棵具体的树,会发现碳元素的分布比例相当均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尖峰岭生态站)站长陈德祥等人曾做过一项试验,计算出尖峰岭热带雨林取样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含碳率——树干51.08%、树根50.54%、树叶50.38%、树枝49.40%。

可见,碳元素几乎占据了一棵树成分比例的一半。树越大,储存的碳也越多。

但如果将每一棵树的生长过程展开,会发现它的碳储量增幅并不均匀。

“就像年轻人生长更旺盛一样,生长发育阶段的森林固碳能力也更强。”陈宗铸说,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拥有可观的碳汇“仓储”后,依旧要继续造林绿化增汇的原因,“不仅是增量,也为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树木成熟后固碳速度放缓,但吸碳的脚步却并未停歇,甚至当它们被制成木产品后依旧能较长时间储存碳。而这也让森林相较于其他碳库而言,具备储存时间长、年均累积速率大等明显优势,成为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桫椤。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梦瑶]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