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贸港 | 如何让企业办事更加“省时省钱省心”?海口这样优化营商环境→
“相比以前真是太方便了,当天上午提交审批材料,下午证明出来,次日就邮寄到手。”5月11日,海南省医药公司业务经理符永敬点赞道,对于海口市市场监管局的高效服务,他十分满意。在他看来,一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邮寄证明》的快速核发,不仅体现了海口行政审批的高效,也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更是海口优良营商环境的有力体现。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2021年3月,海口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立,深入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班成立以来,累计解决营商环境诉求299个,提出和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事项202项,全力打造“省时、省钱、省心”的营商环境。
2021年3月,海口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立,截至目前累计解决营商环境诉求299个,提出和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事项202项。
截至目前,全市已上线“秒批”事项288项。
今年一季度,海口地区生产总值473亿元、同比增长6.1%。
今年1-4月,全市市场主体新增22万户,占全省比重76%,同比增长310%。
2021年,海口共受理发放人才住房补贴12540人次,占全市“不见面”审批办件量的22.5%,成为“不见面”审批申报量最多的事项。
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城市配套设施完善,是海南省重点打造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互联网产业聚集区。
审批提速
企业办事更加“省时省钱省心”
今年一季度,海口地区生产总值473亿元、同比增长6.1%。今年1-4月,全市市场主体新增22万户,占全省比重76%,同比增长310%。
越来越多的企业纷至沓来海口,源于什么秘诀?“我想,应该是源于海口不断增强管理高效性,让市场主体办事更‘省时’。”海口市发改委主任刘晓华表示,海口一直以来着重做好审管结合的“加法”,推动政务审批提速增效,全市已上线“秒批”事项288项。
“以前,我们公司要将价值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药品送到其他市县,就得专人专车运输,比如运输药品到三亚,光车辆油费就得300多元,加上人工成本200至300元。”符永敬说,这一趟下来最多得花费600多元,一年下来,从海口运输药品到其他市县就得花费10万元左右。
如今,海口市市场监管局审批办食品药品窗口涉及的50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受公司委托,我第一次办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邮寄证明》过程中发现,整个审批过程不再需要跑部门、跑大厅,只需线上提交材料申请,不到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审核审批。”符永敬说,海口不仅在审批监管“提速度”,同时将该证明邮寄到企业,更是让他感觉“有温度”。此外,药品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发送到各市县,为企业节省了不少运营成本。
位于龙华区政府服务中心的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内,企业开办人使用企业机读档案打印一体机,快速办理企业登记信息查询、打印等业务。
同样“有温度”的案例,在龙华区也发生着。近日,全市首个区级引进人才住房补贴“不见面”服务窗口落户龙华区政府服务中心。
“不见面就能顺利办完引进人才住房补贴业务,即使遇到材料不全,也能及时获悉并重新上传,办事效率大幅提升。”5月10日,位于龙华辖区内的企业人事专员王广哲表示,得益于龙华区创新举措,优化流程,引进人才住房补贴“不见面”审批服务,为企业办理人才补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
据统计,2021年,海口共受理发放人才住房补贴12540人次,占全市“不见面”审批办件量的22.5%,成为“不见面”审批申报量最多的事项。为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海口市人社局日前以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申报量最多的龙华区为试点,委托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受理和审核区属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申报工作,便于引进人才就近申报,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