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以志愿服务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打造美好家园
进入5月,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的早稻迎来收获期,道崇村家家户户开始晾晒稻谷。25日上午,79岁的留守老人梁美英和66岁的志愿者陈起晓一起把屋里的稻谷一袋袋搬到院子里晾晒。
“有志愿者来帮忙,我就不用发愁了。”梁美英望着太阳下的稻谷,笑开了嘴。
在道崇村,注册志愿者人数有324人,占常住人口的17%,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百次。他们用最朴素的情怀服务乡里、帮助乡亲,道崇村也在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被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回溯道崇村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之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山用4个字总结:党员带头。“党员先干,慢慢地,群众也主动参与进来了。”他说。
拥有43年党龄的陈起晓就是村里最早那批志愿者之一,“党员就是要为群众干实事。”他一边说,一边用木耙帮助梁美英把晾晒的稻谷扒拉平整。
党员带动群众,志愿服务的“基本盘”逐渐扩大。乡亲们各自发挥所长,极大丰富了志愿服务内容。村里有支20多人的文艺表演队。队员们原先只是自娱自乐,后来主动提出为村民们表演节目。现在,每逢节日和各类活动,村里的舞台上都能看到这支队伍的身影。
在此基础上,道崇村努力把服务做得更好。
几年前,闲置的道崇小学被改造成道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关爱中心,是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大家都爱去的地方。
因为,这里有儿童之家、村医室、阅览室等设施,能够为村里的老人、孩子提供一体化的便利服务。在这里,乡亲们能看到中国(海南)红色文化发展大会、琼剧汇演,能听到理论宣讲、党史故事,还能参与“成人礼”等各种特色活动。在“五乡文化”(乡情、乡艺、乡俗、乡音、乡味)主题服务功能室里,村民们还能够学习海南八音器乐、木偶戏等传统文化,观看相关演出。
“我们想要通过完善各场所的服务功能,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吴海山说,目前实践站成立了1支志愿服务中队、1支党员志愿者探走访中队、12支党员志愿者探走访小队,以及各类志愿服务队伍。
“自从这个站建起来,大家一起参与进来,我们的农村生活也跟城里一样丰富多彩了。”村民李世保一年前从海口市区返乡。这一年里,他常去实践站参加活动,并不觉得乡村生活比城市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