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保实践活动
走进秀英区长东村
厨余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怎样就地资源化?29日上午,一场别具一格的环保实践活动走进秀英区长流镇长东村,帮助村民掌握环保酵素制作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田间堆肥技术,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6份水、1份红糖、3份厨余垃圾,放进瓶子里发酵3个月,环保酵素就做成了。当天,在秀英区长流镇长东村委会会议室,来自海南大学的周建军、蔡夫博老师通过现场示范操作,手把手指导村民动手制作酵素。
“酵素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用来作有机肥,修复土壤,也是天然无污染的洗洁剂,用来洗涤物品也不错。”现场,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副教授张荣萍从酵素是什么、酵素有什么用处、如何制作酵素等方面向村民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
据悉,长东村委会的琼华村民小组是海口周边西瓜、玉米连片种植最大的区域之一,每年产量在300万斤至600万斤之间。如何避免农业废弃有机物污染环境,是该村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次环保实践活动设置了“农业废弃物变形计”环节,通过培训帮助村民利用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田间堆肥的技术,推动当地农业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利用。
为了持续帮助当地村民实践环保生活方式和生态生产方法,活动方还建立了微信交流群,计划通过线上解答和在线指导,助力农村卫生环境改善和田间生产生态化。
活动由秀英区民政局指导,秀英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办,海口火山田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承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