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粮优价市场化收储机制形成过程中,骨干龙头粮食加工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依托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龙头企业优化品种、品质、品牌,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
在江西南昌最大的粮食企业收购现场,端午电商直播火热进行。面对疫情下的消费变化,企业组建了全新的事业群和销售群:针对北方市场重点主打麦香群、面饼群;根据南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集中推出了米粉群、饭团群、米干群。这个端午节,五彩肉粽、南昌拌粉成了“网红”产品,销量节节攀升。
江西南昌粮食企业米粉运营主任 刘婉玲:不断增加产品的推新、迭代和升级,端午节的销售出乎我们的意料。你看这个订单,不光是散单、小单,每隔几分钟还有大单惊喜。
这个端午节,小麦大省河南,方便食品和预制菜生产企业网上销售订单火爆,各家纷纷推出新品和端午特供满足市场需求。
河南面粉加工企业研发经理 张照勇:我们针对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做了一款新品,就是杂粮方便系列。就像年轻人说的少热量、多能量,少脂肪、多营养,和市场快速接轨。
为了锁定粮源和稳定市场,河南众多粮食龙头企业走出去开掘新机遇,目前已经在河北、山东、四川、吉林、山西等十多个省区市,布局多个优质加工基地,和农民签订优质粮食生产订单。统计数据显示,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各地积极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统筹开展优质粮食工程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明确财政投入资金120多亿元,其中,去年和今年安排资金70多亿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