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突出、水资源极度缺乏、土地石漠化程度高……曾经荒芜的“石头地”,如今已成为游人如织的花海。近年来,云南弥勒市坚持生态先行,蹚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激活这座城市振兴发展的动力。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云南弥勒:触摸“石头地”的绿色脉动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8-16 13:07

image.png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新华社昆明8月15日电  题:云南弥勒:触摸“石头地”的绿色脉动

新华社记者王明玉、郑博非、曾维

喀斯特地貌突出、水资源极度缺乏、土地石漠化程度高……曾经荒芜的“石头地”,如今已成为游人如织的花海。近年来,云南弥勒市坚持生态先行,蹚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激活这座城市振兴发展的动力。

这是云南省弥勒市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2022年8月8日摄)。 新华社发(孔德云摄)

以绿为底,增添“生态福利”

绿树成荫,花海绚烂,自然山水景观和多层次地形地貌融合……今年暑假期间,太平湖森林小镇景区内设有88个房间的木屋酒店一房难求。

然而,当园林工程师李伟和同事2014年第一次来到太平湖建设工地时,看到的是这一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区域内90%都是缺水、少土、多石的山地。这里的农民将自己的耕作方式形象地称为“石窝窝里种苞谷”。

通过人工引水、土壤改良、植苗造林等方式,工程团队为12000余亩石漠化严重的山地披上了绿装。如今,景区覆盖8000余亩花卉苗木,成功栽种20余万株乔木、灌木,形成了由山顶生态林、山腰绿化景观林、山底复合农林、湖滨防护林和湿地水生植物组成的生态修复体系。

“以前一刮风,整个村子都是红色的沙。如今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生态的福利。”弥阳街道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康国其说,通过和景区一同打造生态旅游,村里主要路面拓宽到9米,绿化和水系景观更加丰富。

以绿为底,近年来弥勒市努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将绿色生态融入景区的开发与保护中,形成太平湖、东风韵、可邑、红河水乡4个特色小镇,构建出独特的山水景观,不断改善城市旅游的生态环境。

这是云南省弥勒市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2018年11月29日摄)。 新华社发(李昱廷摄)

以花为介,释放“产业动力”

凌晨4点半,上百名村民背着竹筐、头戴照明灯,在一片花海里采摘玫瑰……发展绿色产业,弥阳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小组走出一条致富路。

“村里种了2000多亩玫瑰花,还开发出玫瑰酱、玫瑰茶、玫瑰精油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金坤笑着说,200多户花农近年年均总收入约3000万元。

然而,一开始农户土地分散、积极性不高。2013年,小河边村小组采取土地返租倒包的方法,把分散的土地返租整理,形成种植基地后再租给农户,实现土地集中经营、产业规模化发展。杨金坤说:“9户党员自掏腰包率先种植,看到效益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花。”

党员杨金虎在村里最早一批开始种花。2013年底流转自家土地后,他边学边种,如今成立了一家鲜花企业,还有了自家的工厂,吸纳村民来工作。目前,小河边村小组已经有40多名花产品经纪人,还有1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农旅融合,让产品卖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在进村口的玫瑰品种展示区,有99个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许多游人驻足拍照;今年5月,小河边村小组第一届“玫瑰节”吸引了上万名游客进村“打卡”。

小河边村是弥勒市发展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弥勒建成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带、葡萄观光带、林果观光带等,不断释放产业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拼版照片:上图是云南省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施工前景象(资料照片);下图是云南省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无人机照片,2018年11月10日摄,李昱廷摄)。 新华社发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红利”

村民马学良家现在吃晚饭的时间越来越早了。“以前吃完饭没地方去,现在每天不到5点就吃饭,就为了带着小孙子到家门口的甸溪河湿地公园散步。”

马学良家住弥阳街道禄丰社区太和营村小组,从家门口步行不到200米,就到了甸溪河湿地公园宽阔的步行道。

公园内,桥洞10余米宽的三孔桥下河道宽敞、水流清澈,而不远处的断残桥,不足2米的桥洞则记录着甸溪河的过往。

“以前河道很窄,哪敢想家门口会建这么漂亮的公园。”马学良说,过去甸溪河污染十分严重,天气炎热的时候,甚至要掩住口鼻才能从旁边经过。

2017年,弥勒市对甸溪河展开综合治理,治水、治污、治景、治村,涉及河道64公里。“还河于民,是治理的原则。”甸溪河湿地公园讲解员王彦菲说,项目一期已投资4.7亿元,完成了8.3公里的河道治理,目前甸溪河水质已达到Ⅲ类。

近年来,弥勒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彩化,推进绿美城镇、绿美乡村、绿美景区等建设,绿化城市面山和通道10.62万亩,治理石漠化20.4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3%,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从无人问津的荒漠,到草长莺飞的森林小镇,弥勒这块曾经的“石头地”正旧貌换新颜,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看得见的红利。

这是云南省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2022年1月4日摄)。 新华社发(孔德云摄)

这是云南省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2020年4月19日摄)。 新华社发(李昱廷摄)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明玉、郑博非、曾维]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