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多举措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9月7日,琼山区三门坡镇的大塘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挖机机械手在抓取枯树根、枯树叶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破碎装运。 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9月7日上午,在琼山区三门坡镇的大塘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挖机挥舞着长长的“手臂”抓取地面上的枯树根、枯树叶等农林废弃物,将其放入圆盘破碎机里进行破碎。接下来,这些碎料将被送往生物质电厂进行发电。
“通过筛网可以将碎料分为两种,大于2厘米的碎料可以运到发电厂进行发电,小于2厘米的碎料可以运到堆肥点制作成生物有机肥。”据海南木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伟松介绍,他们一个小时可以处理20吨的农林废弃物,日处理量大约 150 吨。同时,该公司还组织移动式设备对堆在公路边的枯枝败叶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海口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循环型农业新模式,促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可从源头上排除焚烧隐患,改善空气质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三门坡镇副镇长符金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