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17日消息(记者史子杨)9月17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四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新一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共5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截至目前,海南已累计推出14批128项制度创新案例。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突出政策制度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坚持把能够解决问题、具有全国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耐心培育和打造创新案例,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不断提高制度创新的能级和质量。全省各级各部门聚焦重点领域,按照“首创性、已实施、集成式、效果好”的原则,积极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创新氛围,制度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此次发布的新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如下:
一是“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创新。围绕“中国洋浦港”建设,特别是在船舶登记的落户流程、船舶监管服务等方面尝试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举措,率先实施了“全岛一港”国际船舶注册机制、“两级审查”国际船舶登记流程、创新保税油供应船舶装船作业报告流程、研发并应用了“船舶安全监督远程复查系统”、实施外国籍人员在船员领域准入制度。
二是离岛免税商品全流程溯源管理。溯源体系采集记录免税商品进口、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是打击治理“套代购”走私、促进离岛免税平稳运行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销售提离加贴溯源码的离岛免税商品超5800万件。溯源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岛内“零关税”进境商品实施有效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市内免税店、口岸免税店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零关税”进口商品全流程监管模式。该模式建立起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生产设备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建立起“零关税”进口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便捷高效的“自动审核”+“一企一账”海关管理模式,开发配套信息化系统,新增通关参数、逻辑检控、计税模块,减少人工干预,实现通关中自动判别、放行后自动记账、业务全程在线办理。对“零关税”进口原辅料实施电子账册管理,企业设立专用电子账册后,可以通过“单一窗口”自主备案电子账册商品信息,自主核定耗用情况,并向海关如实申报,办理核销手续,自主缴纳税款。
四是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跨省协同跨国引育新路径,这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携手推进海洋水产种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尝试,实现了平台共享、南北协同、产权共护的创新优势,通过“优种繁育、来种扩繁、去苗养成”等方式,推动实现多国间优质种质资源和水产行业要素的“无障碍中转交流”。
五是创设省级统一的类案裁判指引制度,该制度至少有四大亮点:创设省级审判、检察、司法行政机关类案裁判指引联动机制、构建“1+N+N+1”类案裁判指引制度体系、创设9类类案裁判指引和1类行政复议指引、创设一网集成公开全省司法系统类案裁判指引。
“本次发布的5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展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的积极成效,为政策落地、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李宇飞表示,下一步,海南将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制度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蹄疾步稳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