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筛选诈骗对象
到话术剧本 层层设套
经过详细侦查,警方掌握了这个团伙的犯罪证据,并将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这个犯罪团伙专门诈骗老年人,那么他们是如何精准锁定这些目标对象?又是如何针对老年人制定相应的剧本和话术的呢?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 汪珮琳:它肯定是从不法渠道获得了老年人的这些手机号、通信信息,那么通过这个通信信息他们就下发给底层的业务人员,然后通过业务人员打电话给这些老年人,话术就是,您好,叔叔阿姨您家里有没有什么老物件是比较值钱的东西,我们是一家正规的拍卖公司可以帮您进行拍卖,而且可以免费地鉴定你这个东西的价值。
团伙成员伪装成不同身份实施诈骗
通过电话将老年人骗到拍卖公司后,犯罪团伙还会安排人员伪装成不同的身份,有的是接待人员,有的是鉴定专家。
这些人相互配合,鉴定师对物品进行所谓的评估鉴定,业务人员和经理表示可以代为拍卖,而在他们的口中,被害人拿来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可以拍出很高的价格。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 汪珮琳:我们在找相关的权威的鉴定机构去鉴定这些藏品的时候发现他的价值也就是20块到两千块这样一个藏品的价值。
虚构收费名目 诈骗金额因人而异
如果此时被害人上钩了,这个犯罪团伙就会要求签订合同,并以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等为由骗取被害人的钱财。而诈骗的金额也是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 汪珮琳:一般都是万元以上的去要钱,那么老人可能说我只有五千块钱,那他就会有一个话术说我给您贴五千,我来给您贴这五千块钱,公司给您贴这五千块钱,等您到时候挣了钱您再还给我们,老人就觉得还挺开心的,那老人就把这五千块钱交出去,他是说能骗多少就骗多少,就看老人的经济实力能拿出多少。
老人带子女同行 公司拒绝服务防骗局败露
有的老年人对这个犯罪团伙深信不疑,他们就会安排不同的拍卖公司联系同一名被害人,用同样的方式再次实施诈骗,而如果老年人带着子女一起来,他们就会拒绝服务,以防止骗局败露。
就这样,这个犯罪团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诈骗了上百名老年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精心设计的骗局,很多被害人直到案发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 蔡东彬:这一起收藏品拍卖诈骗案,一共涉及被害的老年人有上百名,涉及被骗的金额一共有1300多万元。
检察机关开展源头治理
目前,检察机关已陆续对涉案诈骗团伙成员以诈骗罪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作出了有期徒刑两年到十五年不等,并处罚金两万元到十五万元不等的判决。
梳理这些案件,办案检察官也注意到,涉案的这几家拍卖公司大多具有拍卖行政许可资质,成为被害人视他们为正规公司的“背书”。紧接着,检察机关就这一问题对于这类诈骗案件开展源头治理。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刘星:针对这个情况呢,我们跟行政监管的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经过会商,一方面是将相关的线索行政处罚的线索向他们进行了移送。另外一方面,双方就下一步如何针对这个监管的漏洞问题,如何加强行业的整治,经过深入的磋商,也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