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云!”高扬不停在心里祈祷。他是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一名高级工程师,常被认为是能够穿云播雨的人。今年夏天,全国多地发生高温干旱,高扬为此完成了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图为高扬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久旱盼甘霖,要等一朵雨做的云
41天——这是今年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的总天数。从7月21日开始至8月30日,高温热浪天气席卷中国长江流域,对当地百姓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8月13日,高扬接到任务,前往湖北襄阳执行人工增雨作业,8月19日又赶赴重庆,直到9月3日。
人影作业需要找到云中温度适合且过冷水条件较为充沛的部位开展。“我心里也很着急,哪怕看到一朵云,也想飞过去。”高扬说,当时的他就像一名急寻猎物的猎人,通过搭载的探测设备,寻找云中适合的位置和时机。
8月29日,在重庆工作时,抵达目标区域后,飞机异常颠簸,但这也表明作业条件十分适合。
“当时真就像一个开心的孩子。”高扬适时将所得信息通过空地通信系统告知地面指挥中心,并将新的作业方案通报机长,确保能以最为科学的路线开展作业。
2个小时后,任务顺利完成,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长时间在颠簸条件下不停地走动与通话,高扬的胃里已是翻江倒海。“结束后就瘫倒在飞机座椅上,手捧着塑料袋狂吐不止,身上不停出冷汗。”但他说,心里很温暖,“我知道,人工增雨与民生息息相关。”
图为高扬在湖北襄阳执行人工增雨作业 受访者供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