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在经济发展的磅礴浪潮中,千万市场主体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项项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了茁壮成长的空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2年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均增幅12%。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从4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不足70万户增长至222.5万户,增长了2倍多。这些强有力的数据印证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和强大韧性。
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1000多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翻了两番多,民营企业占比由不足8成提高到9成多。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也大为增强,不断有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十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国依然是吸引国际投资的热土。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商投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定实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给予充分的法治保障。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外资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加51.5%。
这十年,不仅是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的十年,也是其结构和质量不断调优的十年。
改革,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我国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随着各地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第一、二、三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为5∶10∶85,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创新,带来取之不竭的前行动力。以数字经济、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四新经济”年新设企业由2012年的74万户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384万户,不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积蓄新动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