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团结才能胜利,围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凝聚起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陷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国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千百万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梦想和奋斗目标。“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中华大地上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形成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并结合新时代我国发展实际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图景变为可及可感的美好现实,明确了中华儿女努力奋斗的方向,激发了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心,形成万众一心、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党的全面领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主心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把具有不同意志和活动方向的人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形成自觉基础上的联合,以消除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分散性、狭隘性,进而转化为作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党的全面领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形成历史发展合力的最大优势和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够始终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到“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团结奋斗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前所未有地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征程上,坚持团结奋斗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并提升为团结奋斗的自觉行动,持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高度的文化认同是传承弘扬团结奋斗精神的根基。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坚持团结奋斗共襄复兴伟业,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认同作为支撑。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碰撞,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持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汇聚精神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从最深层次激发起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大局以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形成团结奋斗的价值共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并在其规约、引导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团结奋斗的自觉行动,同心同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