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秋天来得要比北方晚,10月底的汕头大地,金色的秋景方才“上新”,各地晚造水稻相继开镰,涌动的金色稻浪、忙碌的身影、轰鸣的农机交织成一幅美丽“丰”景画。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视觉 | 秋日稻田 “丰”景如画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1-01 14:47

image.png

image.png

潮阳区关埠镇茂盛农场负责人黄介茂(左)与儿子黄旭东交流秋收经验。 

image.png

趁着晴好天气,连日来,汕头各地晚造水稻相继开镰,拉开了秋收重头戏的帷幕。

image.png

时下,潮阳区金灶镇华岗村的水稻由绿变黄,谷穗因饱满而弯了腰,微风吹来,稻浪翻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image.png

收割机来回穿梭,驰骋在金色稻田上。

image.png

收割上来的稻谷装入路旁的运输车里,随即转运至稻谷烘干区域。

image.png

一片片水稻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整齐伏倒,沉甸甸的稻穗转眼间变成稻谷。

南方的秋天来得要比北方晚,10月底的汕头大地,金色的秋景方才“上新”,各地晚造水稻相继开镰,涌动的金色稻浪、忙碌的身影、轰鸣的农机交织成一幅美丽“丰”景画。

在潮阳区金灶镇华岗村的稻田中,已经能看到收割机忙碌的身影。只见金灿灿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招展,收割机穿梭在这片金色海洋,一株株成熟的水稻被推平,带着稻香的谷粒从脱粒箱里不停被“吐出”,成群燕子不时绕着田间飞舞。

“现在水稻的耕种、植保、收割、烘干和大米加工都用上农机,种田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眼前的“丰”景,令52岁的黄介茂喜上眉梢。从事水稻种植已有17个年头的他,经营的茂盛农场早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目前拥有各种农机设备30多台(套)。

黄介茂并非一开始就从事水稻种植业。他初中毕业后就学做小生意,经营过米铺,与丝苗米结缘。2005年,黄介茂开始涉足水稻种植业,从最初承包100多亩农田起步,他一路埋头苦干,现今承包农田总数达5200亩,范围涵盖了关埠、金灶、西胪3个农业大镇,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

2015年,黄介茂在老家潮阳区关埠镇下底村成立茂盛农场,自己当起了农场主,并积极探索“农场+农户”的联农带农经营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服务。当过搬运工的村民黄美城,在茂盛农场协助黄介茂管理农场已有多年,如今他也能熟练地操控烘干机,每个月工钱有好几千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今年我们晚造的插秧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星期,加之气温偏高,榕江片这边收割时间算是比较早的。我们从10月26日开始收割,争取在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黄介茂说,现在机械采收省事、省力,预计晚稻可收3000吨。进入晚稻丰收时节,他每天都要从早上7点多忙到晚上11点多,向他咨询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电话更是响个不停。

黄介茂清晰地看到,近年来“三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农业的前景,纷纷加入到种粮队伍中来。生于1994年的黄旭东是黄介茂的长子,从2016年起就主动回到父亲身边学习务农。育种、插秧、田间管理、开拖拉机、参加培训……他从农业“门外汉”慢慢成长为“新农人”,对操作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越来越熟练。

见证着儿子的成长,黄介茂内心不禁暗喜。在他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年龄都不是关键问题,唯有通过勤奋获取实力才是正道。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种粮队伍,农业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种田的日子才会越过越有劲。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编辑:陈丽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