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回顾三天会期,在小小古镇水乡,岁月静好的摇橹之音,和光驰电掣的互联网,又一次碰撞激荡,擦出奇妙的火花。
乌镇千年,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瞬息。大会三天,亦是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片刻。但即便是片刻,又留下多少珍贵的记忆与痕迹?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乌镇峰会走到九年,互联网拥有了集体回忆:我们跨越山海,遇见了一帮人,收获了一些果实,奉上了一个方案。
倪雁强 阮西内 张迪/摄
一帮人
在白墙黛瓦之间,摇晃着树影。在水乡乌镇,到处都是人影。世界各方的来客一下飞机、高铁,就踏上了石板街、乘上了乌篷船、坐进了木阁楼。
这样一番时空转换,大家已经颇为熟悉,轻车熟路。今年,乌镇照旧人气不减,有120余国家2000位代表报名参与峰会,创下历届峰会之最。前来参展观展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群贤毕至、谈笑风生、交流碰撞,乌镇不能没有这些人,互联网世界更不能没有这群人。
人是互联网的关键变量,也是最大增量。乌镇总有新面孔,也有老朋友。搜狐的张朝阳笑称自己是互联网活化石,360的周鸿祎仍爱穿红衣,网易的丁磊还是爱聊农业。而初次参会的龙芯中科的胡伟武兴奋地荡起摇橹船。英国网红博主鹿可忍不住向世界诉说初见大咖的激动心情。
八方来客,各抒己见。这些人在乌镇发出多大声量,又激起多少回响?若把这些声音汇合一起听,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观点有交锋,思想有碰撞,但更多的是不谋而合。不谋而合,正是今年的关键词。
比如,舆论场上沸沸扬扬,大搞数字和实体对立,批评虚拟经济,而阿里巴巴的张勇却说,会始终扎根实体经济,华为的徐直军说,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易的丁磊希望更多制造业企业参会,一起创造质变。
再比如,在全球经济多变、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今天,却有一些坚定的声音:思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卓克说,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中小企业有巨大潜力。IBM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阿尔温德·克里希纳说,中国数字经济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巢巍忠也称,对中国市场充满动力和信心。
今年,乌镇还做了一件大事,把一帮有志之人,汇聚成一个组织。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乌镇峰会是首届年会。当然,还有一帮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移动通信协会,他们愿意远道而来,为乌镇站台撑腰,本身就是共识的凝聚。
一群人的声音如果不够响亮,那就以一个组织的名义,把人心聚齐,把力量汇拢,把声音放大倍增,借助水道河网,信息高速路,传达到全世界,这便是乌镇峰会的意义。
我们也看到,在互联网世界中,仍遍布沟壑和荆棘。全球有32亿人无法享受到移动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存在技术霸权、霸凌骚扰,网络安全、网络空间主权面临考验。因此,弥合鸿沟、安全治理,已是乌镇峰会的常设话题,也是人类必答的重大命题。
归根到底,互联网最重要的是人,人是变量,也是常量。不让最后一个人连通,互联网就没有抵达全世界。不让技术回归治理,互联网就难以造福全人类。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 朱海伟 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