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会议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中国将在湿地保护中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和新部署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走进新疆多彩湿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1-12 14:37

日前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会议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中国将在湿地保护中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和新部署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连日来,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南岸迎来百余只天鹅,而北疆的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也迎来了首批迁徙候鸟。近年来,新疆湿地保护效果如何?如何让保护成果更可持续?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湿地景观尽现绿色之美

清晨,薄雾笼罩着一望无际的博斯腾湖,阳光穿透云层,在湖面洒下点点金光。新疆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站站长乌立杰·巴特启动巡逻车,开始了一天的巡逻。

行驶大约50分钟后,他到达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踏上洲滩,乌立杰·巴特和管护人员继续步行。“看,这些白天鹅是前几天从巴音布鲁克湿地飞来的,有120多只!”乌立杰·巴特边走边仔细查看天鹅的状况。

“随着湿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水质和生态越来越好,每年9月到11月,都有天鹅、麻鸭、野鸭、鸬鹚等近200种鸟类迁徙路过这里,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万只。”乌立杰·巴特告诉记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乌立杰·巴特对这片水域有着深厚感情,也见证着这片湿地生态的持续好转。“博斯腾湖是我们巴州的母亲湖。”乌立杰·巴特说,这几年,湖区水质持续改善,已经达到饮用水标准。

新疆的大山冰川孕育万千湿地。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三大山脉阻挡了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冰川融水形成的570多条河流奔腾而下,在广袤大地形成珍珠般的湿地和绿洲。

据统计,新疆湿地总面积394.82万公顷,居全国第五位。新疆湿地是草原上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或是奔腾的激流,或是遗落草原的柔肠湾,或是深不可测的堰塞湖,或是广袤无边的沼泽湖泊,成为绘就美丽新疆的灵魂画笔。

“近年来,新疆在乌伦古湖、博斯腾湖、伊犁河、多浪河、巩乃斯河、开都河等重点湿地实施保护修复工程,不断修复自然退化引起的湿地萎缩问题,湿地生态状况得到较好改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湿地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阿尔达克·阿庆说。

湿地公园迎来美丽“蝶变”

天山雪融水混着雨水、河水奔涌而下,途经阿克苏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在21个沉淀池、生态池的过滤降解下,黄泥水最终变成清澈的三类水注入多浪河中。在干旱少雨的南疆,这是首家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新疆为数不多穿城而过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十年前,我们谁都不会想到环境能变成今天这般模样。”阿克苏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蒋峰回忆起当初的情形: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树木滥伐,眼前只有砂石料场留下的一个个大坑,还有附近农民插缝种的稻田。

2011年3月,阿克苏启动了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一期建设工程。建设者们清走了垃圾,关停了砂石料场,疏通了河渠,埋下污水管道,种下花草树木,用了5年时间,让淤塞许久的河渠连成了网,终于让水动起来、景美起来。

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正式挂牌后,阿克苏又以更大的魄力,放弃公园周边数千亩土地的开发收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理念,相继启动了二期、三期建设,持续为湿地公园“增绿”“扩容”,湿地公园占地超过7000亩。

环境改善了,各种野生动植物纷纷来这里“落户”。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着柽柳、甘草、梭梭等1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栖息着红腿娘子、新疆大头鱼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白鹭、苍鹭等2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各种绿化植被达140余种,野生动物达上百种。

这里还成了候鸟栖息地。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10万只候鸟和水禽来此栖息、越冬和繁殖。就连对环境挑剔的白天鹅,也成群结队到此过冬,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中小学生到此观赏。

受益最多的是阿克苏市民。多浪河湿地公园已成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最大的城市花园,面向群众免费开放。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达15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

“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特色修复’的原则,更充分发挥多浪河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蓄水的作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可持续发展、增加科普宣教功能上下功夫、再提升。”阿克苏地区林草局副局长李志刚告诉记者。

精心呵护让湿地“青春”常驻

初冬的清晨,伊犁州昭苏县特克斯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茂、飞鸟成群,健壮的伊犁马自由地在河畔觅食,宽广的特克斯河流奔腾向东。湿地公园、水帘洞、玉湖、阿合牙孜大峡谷……如今,这些名气响当当的景区,正变得越来越美丽。

这美丽源自各族农牧民群众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认识,继而外化成行动,让绿水青山底色愈加鲜亮。

精心呵护、定期“体检”是昭苏湿地生态改善的法宝。今年,昭苏县每个月都举行一次联席会,由县环境保护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和草原局等多家单位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把脉会诊”,全县动态监管环境质量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以问题为导向,及时查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不断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昭苏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许锐说。

“我们同时争取项目资金,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现在已实现了‘人工+科技’全方位的监测与巡护,并通过宣传让老百姓自觉加入爱护湿地的行列中来。”昭苏县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干部王晓燕说。

碧水映蓝天,不仅绘就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更绘就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致富画卷。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大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和百泉湖湿地,随着水生态环境治理红利不断释放,开农家乐、渔家乐的多了,到湿地公园旅游的人多了,周边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我们的农家乐生意红火,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人特别多,每天能接待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大泉村村民杨世强告诉记者。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到保护优先、合理发展,同时也要做到统筹兼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呼图壁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亮说,大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科普宣教区,带动了毗邻的五工台镇百泉湖湿地发展度假、养生休闲产业,使区域产业经济联动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慧 尚杰 赵明昊] [编辑:陈丽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