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近年来,秦巴山区脱贫群众的稳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增收致富的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在陕西安康市紫阳县、平利县等县区,当地通过镇村一级劳务公司转移就业、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带动就业、校企联合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归雁经济返乡能人创业就业等多项实践探索,让脱贫人口就业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陕西安康市紫阳县为易地搬迁的脱贫群众提供多条就业增收门路。有外出务工意向的,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技能培训。需要留在搬迁社区工作生活的,提供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机会。搬迁后愿意继续务农的,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使脱贫群众的就业增收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
在紫阳县红椿镇,居民不但可以在搬迁社区里的社区工厂就业,更是能以“家庭工坊”的形式,把机器搬到家中生产,以计件的方式领取报酬。
紫阳县还持续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行“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县截至今年9月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761期,共培训4.2万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万余人。
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在镇一级试点打造混合所有制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整合镇以下各类劳动力和工匠艺人,成立包含农机、基建、家政等多种岗位的服务队,成为强大的稳岗就业服务平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