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领稍微整整,身子再侧一些,微笑。”11月28日上午11时许,随着相机咔嚓一声,王雪为前来琼海博鳌镇留客村观光的游客定格下了美丽的瞬间。王雪今年33岁,是土生土长的留客村人。多年前,她毕业后想留在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得前往广州打工。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琼海留客村的“留人”之道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1-30 08:21

瞧!这些年轻人留了下来

——琼海留客村的“留人”之道

8c7bca772a8812af31e2a8a53639b538_4592760_hnrbtp2_1669738709462_s.jpg

近日,在琼海博鳌镇留客村,游客享受乡村风情。记者 袁琛 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党的二十大报告

“衣领稍微整整,身子再侧一些,微笑。”11月28日上午11时许,随着相机咔嚓一声,王雪为前来琼海博鳌镇留客村观光的游客定格下了美丽的瞬间。王雪今年33岁,是土生土长的留客村人。多年前,她毕业后想留在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得前往广州打工。

留客,留客,这个古渡口旁的村落,历史上是人们前往南洋奋斗的中转站,舟楫往来,热闹非凡。为何后来却一度留不下村里的年轻人?

原因并不复杂,当时村里环境差、没有产业支撑。“过去,大家不敢穿浅色衣服,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留客村所在的行政村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可灿指着身上的白色衬衫回忆,十年前的留客村交通不便,杂草丛生,村里产业薄弱。

变化起于2019年。当时,琼海引入社会资本海南八方留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留客村,该公司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侨乡文化、历史文化、万泉河文化、下南洋文化为内核,着力打造“最美万泉河”“侨乡第一村”两个核心旅游品牌。

海南八方留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引入让村子模样大变。如今走进留客村,只见草木绿意盎然,青砖黛瓦,稻田里金黄稻穗摇曳风中,百年老宅古朴轩敞。戏台前的大榕树下,老人围坐一圈闲聊纳凉。

看着村子发展越来越好,2019年,王雪毅然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到村里的工作室成为一名“摄影师”。“在家门口上班,我有了更多陪伴照顾孩子的时间。”王雪笑道。

环境变好,游客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海南八方留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全克斌介绍,公司通过“固定收益+盈利分红+优先就业+产业扶持”与留客村开展合作,村民不仅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入股分红。此外,该公司还优先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村子里,陈齐毅便是其中一员。

临近中午,陈齐毅在留客村餐厅后厨忙碌着。浓浓烟火气里,他熟练炒制当地的特色菜——万泉河河虾。陈齐毅说,他曾辗转多地到处打工,看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便决定返乡就业。在这里,他不仅可以陪伴父母,还能发挥自己所长,用最鲜美的食材,将自己儿时的美味分享给更多客人。

村民们没想到的是,自家小院还能迎来“国际朋友”。村里一栋华侨留下的房子改建成“共享民间会客厅”后,接待了超过20个国家外交使节,并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好评。

“环境好了,村子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年轻人才会回来,乡村的发展才有内生动力。”钟可灿表示,留客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子仪]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