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口因村制宜、科学规划、选准项目,通过特色养殖“蹚”出产业振兴新路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财经>

自贸港·观察丨海口立足“特”字挖潜力,打造特色农业名片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2-13 09:56

02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在海口,不仅有冬季小龙虾,还有澳洲淡水蓝龙虾。澳洲淡水蓝龙虾在一步步“游上”百姓餐桌的同时,也正撬动着一方产业。

走进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澳洲淡水蓝龙虾基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曾经是长年泡水的‘撂荒地’,自从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后,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将‘撂荒地’变成就业致富的‘金虾塘’。”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陈川全乐呵呵地说。

image.png

11月25日,在美兰区大致坡镇栽群村肉牛养殖基地内,农户在精心饲喂。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登淋 摄

仁南村曾因缺少主导产业成为“空壳村”,村党支部曾被评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19年,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后,对症下药,第一时间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工作,使其晋位升级,蜕变为“五星级党支部”和“先进基层组织”。

“这批小龙虾个大肥美,真不错。”在澳洲淡水蓝龙虾基地,村民陈公发和仁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邢健在塘里收笼,看着活蹦乱跳的龙虾笑容满面。邢健介绍,蓝龙虾是一种引自澳洲的淡水龙虾,因虾身呈蓝色,俗称蓝龙虾,今年村里已投放了14万尾苗,预计产量达到4500斤左右。

邢健还记得,当时决定开展澳洲淡水蓝龙虾养殖时,遭到村民们的质疑。为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党员们冲在前、干在先,邀请村里乡贤及权威长辈,一起走访村65户村民,宣传村集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措施,消除了他们的疑虑。目前,经过两年的发展,仁南村扩大养殖水域至80多亩,并带动了村民在此就业。

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正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伴着明媚的冬日暖阳,美兰区大致坡镇栽群村村民英登茂一早来到离家不远的肉牛养殖基地,为一头头“哞哞”叫的肉牛喂食草料。看着它们胃口大开吃得欢畅,英登茂的脸上露出笑容。

栽群村今年9月采取“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新建572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基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首批引进了54头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这种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出肉量远高于本地黄牛,出栏重量最高可达1300斤,为缺少重点产业的栽群村带来了致富新希望。

“这些肉牛是咱们村新发展的产业,大家都盼着将来出栏后卖个好价钱。”英登茂将记者领进圈舍,自豪地介绍起村里引进的这一新品种肉牛,与一般的本地黄牛不同,这些肉牛的毛色白棕相间,虽然仍处于育肥的前期阶段,但它们的个头却已经基本达到本地黄牛的出栏标准,个个膘肥体壮。

[来源:海口日报融媒体] [作者:邝晓霞 赵汶 陈丽园 陈钰婷] [编辑:陈丽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